首页> 中文学位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与不当公司治理因素——基于对ST生化的案例分析
【6h】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与不当公司治理因素——基于对ST生化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贡献

1.5 ST生化案例的选择

2. 文献综述

2.1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与现控比

2.2 实际控制人掏空与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2.3 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保护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3.1 重要的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3 利益侵占模型1

4. ST生化被掏空案例

4.1 ST生化公司背景

4.2 ST生化实际控制人的掏空行径研究

4.3 ST生化实际控制人掏空行径的负面影响

4.4 ST生化金字塔式股权结构

4.5 ST生化不当公司治理因素(掏空行径的中介作用)研究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和措施

6. 不足及展望

6.1 案例分析的局限性

6.2 数据收集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1年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后,经过了25年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金字塔式股权结构普遍存在的现象,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复杂交错的层级链很好的掩饰了实际控制人的掏空行径。加之我国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并不完善,上市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银广夏、蓝田股份、新疆德隆、东方电子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违法行为令人诧异。
  这些层出不穷的掏空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讨在时下环境中,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与不当公司治理因素有助于保护我国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有助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全发展。以此为契机,本文确定了最终的研究目的:基于研究结论并结合实际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抑制掏空机制。
  本文采取了案例研究、文献研究与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与不当公司治理因素这一研究主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以及在研究中采用的思路框架、并说明了选取ST生化被掏空的案例为研究对象的理由;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阐释了本文研究主题涉及的基础理论,并创新性的引入了利益侵占模型用来分析不当公司治理因素之一的法律监管力度。本文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探究了处于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的ST生化的现金流权与实际控制权分离度对其实际控制人掏空行径(包括掏空方式偏好与掏空程度)的影响;并使用财务指标分析了ST生化实际控制人的掏空行径为上市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中小股东直接造成的利益侵害;最后在汪赛徽、裘益政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为ST生化实际控制人掏空行径提供中介作用的不当公司治理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了结论: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现金流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分离度影响实际控制人对掏空方式的偏好以及掏空的程度;ST生化存在着五类不当公司治理因素,为掏空行径的发生提供了中介作用。
  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并结合实际,本文提出了抑制掏空机制,包括增加实际控制人掏空行径的违法成本,细化法律惩罚依据;完善上市公司声誉机制,注重长效监管;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管理,发挥实质性监督作用;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遏制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行为,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的权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