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间借贷行为的刑民分界研究
【6h】

民间借贷行为的刑民分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 实践问题及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2.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的司法难点问题与成因分析

2.1 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现状

2.1.1.民事法律规制方面1

2.1.2.行政法律规制方面1

2.1.3.刑事规制方面2

2.2.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的司法难点问题

2.2.1.理论争议大

2.2.2.实务争议大

2.3.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难度大的原因分析

3.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的方法探讨

3.1.现有理论研究的借鉴

3.1.1.理念与思路

3.1.2.标准与方法

3.1.3.观点评析

3.2.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模型化方法探讨

3.2.1.犯罪构成与行为定性的关系1

3.2.2.犯罪构成对行为定性的意义

3.3.构建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模型

4.民间借贷行为刑民模型化分界方法运用

4.1.建立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模型

4.2.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概念分析法

4.2.1相关概念解析

4.2.2相关概念的区别联系

4.3.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构成要件过滤法

4.4.借贷行为中不构成犯罪的特殊情况

4.4.1.公众性例外

4.4.2.目的性例外

4.4.3.情节性和结果性例外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源远流长,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压力,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频发,不仅给被害人造成严重损失,也危害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同时,由于法律规制不完善、标准和方法不统一等多种原因,理论和实务中,对民间借贷行为定性争议较大,这也成为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司法实务的难点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此问题,理论和实务中作出了许多探讨,也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标准。但是,现有理论研究更多从微观和技术层面探讨,从宏观理念思路上研究相对不够。民间借贷行为定性争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和实务中存在理念不清、方法不明等问题。
  为此,本文从刑法相关原则、理论和概念入手,探讨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的理念与方法,重点是以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谦抑性精神为基础,运用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提出构建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的模型,具体运用法律概念解析、构成要件过滤和特殊情况排除三种分界方法,界分民间借贷行为的刑民边界。本文探索建立民间借贷行为刑民分界模型是:案件事实+法律依据→法律概念分析+构成要件过滤+特殊情况排除→作出判定。本文的创新在于不局限于具体的细节和标准,而是探讨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民间借贷行为分界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对解决民间借贷行为定性问题有所裨益。笔者自知功底尚浅,论文写作也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实践调研不充分,一些数据和材料有待充实;从事审判实务经验不足,论文的实践性有待加强;理论功底锤炼不够,对民间借贷等金融知识了解不多,文中难免存在不足和失误,敬请批评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