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礼州镇为例
【6h】

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礼州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2基础理论

3.礼州镇农村社区的治理现状及调查结果分析

3.1 礼州镇农村社区的基本情况

3.2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礼州镇农村社区的治理现状

3.3 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的调查结果分析

4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问题

4.2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5.提升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5.1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5.2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5.3突出重点,努力提升环境整治

5.4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5.5开展技能培训,再创就业机会

6.结语

附录1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问卷调查

附录2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每一步都突显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文明是一种意识形态,而生态乡镇是具体落实点,农村社区是生态乡镇建设的切入点。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多是在乡村治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国外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成功案例这几个维度进行研究,至今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农村社区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治理的技术手段亟须创新,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够全面等;其推进面临诸多困境,如缺乏权威的法律规范指引,治理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那么在已有的生态乡镇背景下,如何将生态建设落实到社会最基本单位-社区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2012年,西昌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县之一,2013年礼州镇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验收。本文就国家级生态乡镇——礼州镇农村社区为例,通过深入解礼州镇农村社区的治理现状,并对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运用社区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发现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根据礼州镇社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礼州镇实际情况提出治理提升建议和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礼州镇”相似背景的农村社区治理有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绪论。对国内外农村社区治理研究现状、社区定义、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农村社区治理现状等进行介绍,总结农村社区治理的不足之处。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释。即对生态乡镇、社区与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治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治理理论、社区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进行阐释。
  第三部分生态乡镇建设背景下礼州镇农村社区的治理现状和调查结果分析。介绍了礼州镇农村社区的基本概况,礼州镇农村社区的治理现状,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即通过对礼州镇农村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工作人员的访谈,寻找礼州镇农村社区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主要有社区居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不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不足、参与度低,公共服务于公共设施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
  第五部分提升生态乡镇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及建议。即根据访谈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礼州镇农村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礼州镇的生态背景及农村社区实际情况,提出提升生态乡镇的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经过全文分析,得出了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