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动机及绩效研究——基于百视通并购东方明珠案例分析
【6h】

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动机及绩效研究——基于百视通并购东方明珠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研究贡献和不足

1.5文献综述

2.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概念界定

2.2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理论基础

2.3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3.我国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的特征

3.1我国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基本情况

3.2我国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的动机特征

3.3我国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的绩效特征

4.百视通并购东方明珠案例分析

4.1案例背景

4.2案例介绍

4.3案例分析

5.总结与建议

5.1总结

5.2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整合不断深化,为推动市场发展,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支持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形成规模经济来进一步促进产业提升。201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的意见》,该意见为全面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做出了系统化的统筹安排,也引导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这一系列的政策背景下,核心问题就是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化并购要想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则必不可少。当前,我国正处在新兴市场和转轨经济的背景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需要行使多目标的社会职能,此外,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政府又拥有对国有资产占有、处置和获利的权利,出于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内在冲动去参与企业并购,双重身份很容易导致政府将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混淆,出现将政府的政治、社会、经济目标,甚至于官员的个人晋升目标加诸于企业并购之中的异象。因此,在企业并购、行业整合的过程中,政府究竟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极具研究价值。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的动机以及绩效。从导论出发,阐述了论文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预期贡献及相关文献;其次,对政府干预企业并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并叙述了本文研究政府干预企业并购基于的理论基础;然后,针对我国政府干预下企业并购的动机及绩效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前述论据,对百视通并购东方明珠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显示该并购事件短期绩效是积极的,但从长远来看,并未对企业带来正效应,并购产生的短期积极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可见,当政府凭借着剩余控制权来参与企业并购决策时,有较大可能会会使并购最终的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最后,本文也为政府未来在企业并购中该如何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的预期贡献主要有以下两点:(1)现有文献主要基于实证分析来研究政府干预视角下的企业并购,而本文则采用案例研究法,具有尝试性;(2)通过案例研究能为政府该如何协调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对政府今后如何在企业并购中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有借鉴意义。本文的不足在于个案始终会受到产业背景,企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由于搜集资料有限,本文对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从财务绩效角度考虑,但实际上评价并购绩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还包括有社会效益方面,在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