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6h】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经济的理论

1.2 列宁关于农业合作经济的理论

1.3 苏联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

1.4 中国传统农业思想

2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实质

2.1 纵向研究:坚持生产力标准

2.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

2.1.2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

2.2 横向研究: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

2.2.1 农业合作化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化改造

2.2.2 农业合作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

2.2.3 农业合作化是消除小农思想,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根本途径

3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定位

3.1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建国以来毛泽东正确思想的组成部分

4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4.1.1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化的基本理论

4.1.2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2 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4.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2.2 农村改革必须以生产力为基础,尊重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4.2.3 农村改革既要注重发展生产力,又要积极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4.3 新时期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3.2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是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重新阐释

4.3.3 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4.3.4 多予、少取、放活

4.3.5 农业发展的根本思想是科学发展

4.3.6 农业发展的根本思路是统筹城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困扰着我国改革发展的进程,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的程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解决好其它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建国后,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功地对个体小农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受当时复杂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农业合作化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功,反而使“合作化”变为“集体化”的人民公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今天,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强,薄弱的农业基础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环节。本文认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但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市场经济大潮如此汹涌的今天,不管发达国家还足发展中国家,凡是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农业,都存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建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存的必经之道,也是国内众多学者的普遍共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