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6h】

基于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微时代及其大学生心理特点概述

2.1 微时代的界定与时代特征

2.1.1 微时代的界定

2.1.2 微时代的特征

2.2 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

2.2.1 微时代下大学生情感特点

2.2.2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维特点

2.2.3 微时代下大学生个性特点

3 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3.1 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威性丧失与去中心化

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滞后化

3.1.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微端化与多端化

3.1.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信息泛滥与监管滞后

3.2 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3.2.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2.2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3.2.3 营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氛围

3.2.4 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 在微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在微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现存问题

4.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时代的认识不足

4.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未能切合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

4.1.3 微时代下大量垃圾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冲击

4.2 在微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4.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媒介素养意识不够

4.2.2 相关传播媒介监管制度不健全

4.2.3 大学生自我把控能力不足易于沉溺网络

5 符合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5.1 应用微媒体功能接触大学生的心

5.1.1 充分掌握微时代下微媒体特点

5.1.2 将微媒体工作方法带入到现实生活--易班的灵活使用

5.2 构建微时代平台洞悉大学生的心

5.2.1 搭建微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

5.2.2 借助微平台,促进师生间良性互动与情感交流

5.3 建设微时代环境感化大学生的心

5.3.1 以校园环境为主导的物质环境建设

5.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精神环境建设

5.4 利用微媒体应用赢得大学生的心

5.4.1 提高微博和微信的影响力与时效性

5.4.2 利用微视和微课打造思政网络课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微视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的兴起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洞悉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针对微时代及其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微时代的界定与相关时代特征,并以此出发,探索研究在微时代中,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的心理特点。主要从大学生的个性行为特点、思维意识特点与情感认知特点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三部分主要论析新的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几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部分从微时代及其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时代的认识不足、工作内容与方法未能切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以及垃圾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可知原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意识不够、相关传媒监管制度不健全以及大学生自身把控能力不足易于沉溺网络等。
  第五部分为文章重点,提出了针对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切实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相应对策。主要从高校微媒体、微传播渠道、微时代高校环境以及微时代热门应用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在高校灵活使用易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搭建微平台,从日常生活出发促进师生间平等、互助、和谐的良性交流;建设以校园环境为主导的物质环境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精神环境;利用微时代热门应用微博、微信、微视与微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与时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