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受扰古滑坡体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6h】

受扰古滑坡体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古滑坡体复活成因机制

2.1 滑坡元素及滑面形态特征

2.2 古滑坡受扰复活主要影响因素

2.3 受扰古滑坡体复活特征及机制研究

3 受扰古滑坡体的稳定性

3.1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

3.2 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4 古滑坡体复活演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4.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4.2 基于变形理论的数值模拟

4.3 受扰古滑坡体稳定性综合评价

5 滑坡治理措施建议

5.1 常用滑坡防治措施

5.2 滑坡治理方案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类工程活动不可避免会遇到古滑坡体复活引起新滑坡问题。研究此类古滑坡体复活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正确评价其稳定性,对预防滑坡复活尤为重要。本文以汉源新县城T8地块后缘滑坡为例,结合地质勘察及岩土试验成果,对该受扰古滑坡体复活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古滑坡体复活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上,分析研究古滑坡受扰复活主要影响因素,即滑坡区域所处地形、地质构造、坡体岩土特性、潜在滑动面(带)、人类活动、水的下渗,地震影响、风化作用、水库蓄水及河流冲刷作用等均是古滑坡受扰复活形成原因,提出古滑坡复活是一个动态演变复杂过程,受多种成因因素影响,不同地质条件环境可能诱发滑坡形式不一样,而且随着条件改变随时起变化,我们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古滑坡复活成因机制与稳定性问题。
  在研究古滑坡体受扰复活影响因素基础上,以T8地块后缘滑坡为例,从现场调查,分析斜坡地形、水的下渗、地层岩性等地质特征入手,研究受扰古滑坡体复活基本特征、复活成因及破坏机制得出结论:由于人为扰动和暴雨触发导致该滑坡沿古滑动面复活产生蠕滑、拉裂、剪切、滑移破坏。
  对滑坡体分别采用工程地质分析、传递系数法、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变形过程等多种方法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分别在天然和暴雨触发条件下,采用FLAC3D软件对古滑坡体复活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在天然状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暴雨触发后会产生蠕滑、拉裂、剪切、滑移破坏,这与现场调查滑移变形迹象基本一致。
  论文最后对受扰古滑坡提出治理措施方案,经过综合比较采用抗滑桩为主,同时进行削坡减载、防排水等综合治理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