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6h】

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问题提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的主要内容

1.3研究假设

2文献回顾

2.1关于自我表露的研究

2.1.1自我表露的定义

2.1.2关于自我表露特点的研究

2.1.3关于自我表露作用的研究

2.1.4对于不同目标人自我表露的差异研究

2.1.5自我表露的发展研究

2.1.6测量工具

2.1.7关于高职生自我表露的研究

2.2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2.2.1父母教养方式的涵义

2.2.2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研究

2.2.3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2.2.4测量工具

2.2.5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2.3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2.3.1心理健康定义

2.3.2测量工具

2.3.3我国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

2.4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5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6关于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3研究方法

3.1研究工具

3.1.1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

3.1.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

3.1.3心理健康问卷(SCL-90)

3.2被试

3.3施测方式

3.4数据处理

4研究结果

4.1高职生自我表露状况分析

4.1.1高职生自我表露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高职生自我表露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4.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及差异分析

4.2.1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4.2.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4.3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4.3.1高职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4.3.2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4.3.3不同自我表露程度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4.4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三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4.4.1高职生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4.4.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4.4.3高职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4.5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5.1高职生自我表露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

4.5.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

4.5.3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表露的多元回归

4.5.4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

5分析与讨论

5.1高职生自我表露现状及差异分析

5.1.1高职生自我表露现状分析

5.1.2高职生自我表露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及差异分析

5.2.1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5.2.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3高职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及差异分析

5.3.1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

5.3.2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4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5.4.1高职生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5.4.2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5.4.3高职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5.4.4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6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6.2.1加强自我表露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表露

6.2.2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6.2.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高职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我表露问卷(JSDQ)、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的600名三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测查,分析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其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进一步探求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明确因素。旨在丰富了学校心理教育学理论内容,发展和完善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
   1.高职生自我表露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表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兴趣-学习-态度-个性-金钱-身体;对不同目标人的表露由高到低依次为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父亲;高职生自我表露水平在性别、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及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在自我表露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城乡高职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否认(FF5)、母亲拒绝否认(MF3)、母亲惩罚严厉(MF4)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女、文理、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高职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常模存在显著差异(P<0.001),高职生的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不同性别、年级的高职生分别在其它、强迫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自我表露程度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表明,自我表露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成倒“U”型曲线;文理、城乡、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在SCL-90量表的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4.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两两相关。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表露和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FF2)、母亲惩罚严厉(MF4)对自我表露程度的预测力达到12.6%;母亲惩罚严厉(MF4)、母亲情感温暖(MF1)、父亲拒绝否认(FF5)、母亲过干涉、过保护(MF2)、父亲情感温暖(FF1)、父亲过分干涉(FF3)六因子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达到53.7%。高职生自我表露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学习或工作的表露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对同性朋友的表露,这两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后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达到9.3%;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达54.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