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宫延音乐与道教音乐综合比较研究
【6h】

唐代宫延音乐与道教音乐综合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唐代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的起源和演变

一、宫廷文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宫廷音乐

二、道教文化的音乐表现形式——道教音乐

第二节 唐代高度繁荣的社会文化生活

一、“重燕轻雅”的宫廷音乐文化

二、道教音乐的高度发展

第二章 唐代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的音乐形态

第一节 音乐分类

一、宫廷雅乐和燕乐

二、道教科仪音乐

第二节 音乐本体

一、歌曲的唱法

二、曲式结构

三、曲词关系

第三节 乐仪

一、唐代宫廷雅乐与燕乐乐队编配

二、道教科仪音乐乐队编配

第四节 音乐教育及管理

一、唐代宫廷音乐机构

二、道教音乐的传承机构

第三章 唐代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的审美标准

第一节 宫廷音乐发展的风向标

一、儒家思想确立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

二、“帝王音乐家”思想

第二节 道教音乐的“中和”思想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的遗存情况

第一节 仅限于理论层面的宫廷音乐

第二节 及时保护下的道教音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必然要提到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唐代是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研究唐代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唐代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统治者十分重视音乐,在恢复雅乐的同时,更重视燕乐的发展,故宫廷音乐文化呈现“重燕轻雅”的趋势。唐代统治者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在民族音乐大融合和外来音乐逐渐融入宫廷音乐时,其风格呈现多元化。与此同时,唐代统治者一方面推崇道家学派的思想,十分重视道教,并将道教定为国教;另一方面,唐代对道教经籍加以收集和整理,唐玄宗时编撰了第一本道藏《开源道藏》,并在全国建立了规模较大的道观。为道教音乐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随着道教文化在唐代的繁荣发展,道教音乐随之发展,特别是道教科仪音乐的规范。
   唐代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统治者这个有利的传播,二者在音乐上逐渐产生融合。它们这种融合性主要体现在音乐形态、审美形态这两个方面。音乐形态是二者比较的关键。在音乐形态中具体从二者的歌曲形态(歌曲的唱法、曲式结构、曲词关系)、音乐仪式中乐队的编制和乐器的使用、音乐教育机构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二者的个性和共性,挖掘二者的融合性。同时在审美形态方面,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也是具有个性和共性的特点。宫廷音乐的思想理论是建立在儒家学派老庄思想之上,认为音乐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礼乐教化的施行对于实现国家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唐代,帝王音乐家如唐太宗和唐玄宗十分重视宫廷音乐的发展,并为宫廷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太宗认为音乐本身没有哀和乐之分,音乐的感情色彩主要是由人内心理感悟而体现的。他认为是政治决定音乐,而不是音乐决定政治,音乐的哀乐与国家的兴衰是没有关系的。唐玄宗主要致力于宫廷音乐的创作,并建立了音乐机构梨园,为唐代培养了大批音乐家。二者在音乐上都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大大地促进唐代宫廷音乐的多元化发展。道教音乐的思想是建立在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之上,以“中和”思想为审美标准。“中和”思想最初是由孔子提出的。可见,道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思想形态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宫廷雅乐和道教音乐在审美形态上都呈现中正、清雅的风格。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发展到现今社会,由于很多历史原因,宫廷音乐几乎面目全非,仅仅是停留于理论研究。而道教音乐因抢救及时而保存的相对完好。近几年,都有提出复兴雅乐的倡议,但是雅乐复兴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由于社会环境和认识的差异,人们对于宫廷音乐只能停留于欣赏的层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