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气场”研究
【6h】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气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物理学“场”概念的出现,以及量子力学的量子场论的诞生,科学家在对“场”这种物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场”与古老的“气”概念的相似性。此外,科学家又通过对人体场能的研究,发现了人体气场的存在,实验证明人体气场与中医学的经络气道不谋而合。事实上,中国古人很早便通过长期的气功修炼实践,总结出了人体与气场间的依存关系,因而“气场”一词很快被中医、气功、堪舆等中国传统理论学说所接纳,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气场”的内涵和外延突破了传统的使用范围,被频繁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用以描述人类自身以及与生命相关的事物的一种状态,其意义更加趋向于人类思想和精神意识领域的层面,对其体认感知上升为一种抽象的审美范畴。因此,在整理和阐释“气场”概念的同时,深入挖掘其审美意蕴,研究其审美形态,以及发掘“气场”的生态美学和生命美学意蕴,对传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构建和完善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气场”作为中国古典气论美学思想的衍生形态,它在近年来的广泛运用,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紧密相关的。因此,本论文将“气场”纳入中国“气”本论哲学和美学体系中,使其置身于生态美学的视域下,从理论上研究其自然和人文的生态美学价值,并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价值和意义,探讨“气场”的生命内涵和有机生命美学意蕴,并进一步阐释气场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从而明确和完善其新的美学意义。
   本论文分为四章来论述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气场”研究。
   第一章主要对“气”和“场”进行语源学意义的考察,并探讨“气场”在物理学、堪舆学和人体科学中的涵义;
   第二章研究“气场”的生态美学价值;
   第三章探讨“气场”的审美形态;
   第四章挖掘“气场”的生命美学意蕴和“气场”的审美境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