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蔡中郎集》研究
【6h】

《蔡中郎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蔡邕研究综述

2 蔡邕其人与其人格评价

2.1 蔡邕其人

2.2 后世对蔡邕的人格评价

2.3 蔡邕与董卓的关系

3 《蔡中郎集》的文献清理

3.1 《蔡中郎集》的卷数与篇目问题

3.2 《蔡中郎集》佚文

3.3 《蔡中郎集》异文讨论

3.4 前人误引《蔡中郎集》

4 蔡邕碑文的创作

4.1 碑文的产生及分类

4.2 蔡邕碑文特点

4.3 蔡邕碑文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5 蔡邕的赋作及其影响

5.1 蔡邕的辞赋观

5.2 题材范围的扩大

5.3 蔡邕赋的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三十年来,对蔡邕的研究日渐升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在不断的扩展。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并结合当时的时代风气及社会背景,针对学界对蔡邕其人及其作品的争议不断的问题进行了再讨论;邓安生注本为目前蔡邕文集最为完善的本子,然据笔者考证,该注本还存在未收佚文及注文有疏误等问题,本文一方面补充其失收的佚文,另一方面也对其注文的疏误处加以考证,力图使其更加接近历史原貌。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蔡中郎集》进行探讨:
  第一章蔡邕其人与其人格评价。前人对蔡邕其人多有误解,本文考察历史事实,蔡邕出仕董卓,实为“力能族人”所迫,出于思想中对生命的珍爱及对亲族的保护,并非自愿所为,可见蔡邕并非董卓党羽;通过梳理蔡邕对文化传播的推动之功,以及对一批建安时期代表作家的培养、赏识,肯定其对魏晋文学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蔡中郎集》的文献清理。本章对史志及官私目录等著作对蔡邕文集的卷数及文章篇数的著录的情况进行了清理;考订《隋书·经籍志》记载邕集之倒误;同时辑佚出今本蔡邕文集未收篇目五篇;又考订了今本异文数则、前人误引三则。在此过程中,本文还讨论并总结了造成蔡邕文集各本文章数目差异的原因:前人对蔡邕作品的渐次搜集、误收他人作品以及某些作品的分合不同等。
  第三章蔡邕的碑文作品。前人对蔡邕作品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碑文上,经分析,争议的主要问题在于:“为一人作数碑”、“为夭折幼童作碑”及胡广碑是否“谀墓”等。本章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并结合东汉时期碑文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及风气,对蔡邕的相关碑文作品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肯定其作为汉碑经典的范式的地位。
  第四章蔡邕的赋作及其影响。本章旨在通过对蔡邕《陈政要七事书》历史背景的分析,联系其辞赋创作实际,来确立蔡邕的辞赋观。通过对蔡邕赋作的分析,肯定了其对赋这一文学形式题材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其婚姻赋开拓了以赋描写普通男女婚姻的题材。蔡邕赋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在汉魏六朝的大量同题拟作,也反映出其创作对汉魏文学的直接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