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川剧喜剧集》的四川方言“体”研究
【6h】

基于《川剧喜剧集》的四川方言“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体的定位与研究概况

1.2 本课题“体”的讨论范围

1.3 体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所选语料价值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文研究方法

2 四川方言的“体”

2.1 完成体

2.2 实现体

2.3 经历体

2.4 结果体

2.5 先行体

2.6 起始体

2.7 持续体

2.8 长时体

2.9 短时体

2.10 反复体

2.11 “体标记”内部之间的对比

2.12 小结

3 影响“体标记”功能的因素

3.1 动词对“体标记”功能的影响

3.2 句中位置对”体标记“功能的影响

4 四川方言“体标记”的发展与变化

4.1 “体标记”的动态发展性

4.2 “体标记”的古今对比

4.3 “体标记”的普方对比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体”现象在语言中的表现十分丰富,在国外早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在汉语中对“体”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我国的地域广阔,各个地方在语言上又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其中“体”系统也能够体现当地的用语特点。在总结国内外对“体”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本文以《川剧喜剧集》为语料,通过对剧集的共时描写,展现出现的四川方言“体”系统的全貌,其中包含完成体、实现体、经历体、结果体、先行体、起始体、持续体、短时体、长时体、反复体这十种体类型。并且在每一类体下面存在着不同的“体标记”模式。通过对“体标记”适用的句型与句类的描写,我们对四川方言“体”系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以期建立起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方言“体”系统。
  本文共分为四章来论述四川方言的“体”,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这一章我们主要对于“体”相关概念作细致说明,并概述国内外学者对“体”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说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为四川方言的“体”。这一章我们主要以《川剧喜剧集》这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四川方言特点的剧本集为封闭语料,总结出当时四川方言的十种体类型并逐节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对相似体标记作对比研究。
  第三章为影响“体标记”功能的因素。这一章我们主要从“动词”和“位置”两个方面论述影响“体标记”的因素。以此说明,“体标记”功能的多样性不仅仅受到动词意义的影响,还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
  第四章为四川方言“体标记”的发展与变化。这一章我们试图运用原型理论解决前两章所描写的“体”范畴的动态性问题,并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突出现今四川方言发展所处的位置。
  第五章为结论。根据前面章节的内容,做出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