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淄博市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开展状况及制约因素研究
【6h】

淄博市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开展状况及制约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历史渊源

2.3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内容

2.4 国内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状况及制约因素

2.5 国外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状况及制约因素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田野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3 本研究的界定和研究思路

4 调查结果和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

4.1.1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性别比例

4.1.2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年龄段分布

4.1.3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文化程度

4.1.4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职业情况

4.1.5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年收入情况

4.1.6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性格属性

4.2 淄博市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开展状况

4.2.1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认知情况

4.2.2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参与目的

4.2.3 学习与掌握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途径

4.2.4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的参与锻炼的形式

4.2.5 参与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种类

4.2.6 参与者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选择

4.2.7 参与者的参与锻炼的强度及运动后自我感觉

4.2.8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参与者在养生项目上的投资

4.3 淄博市社区居民参与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制约因素

4.3.1 社区专业场地缺乏,制度建设不完善

4.3.2 城市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

4.3.3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人们养生意识淡薄

4.3.4 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锻炼效果不明显

4.3.5 集体组织活动缺乏,比赛交流机会少

4.3.6 个人身体条件及动作难易程度的制约

4.3.7 其它方面的影响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长期实践证明:通过对自身“精”、“气”、“神”三者的锻炼,能够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益寿延年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体育养生在保健康复与健康促进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淄博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化城市的代表,城市社区居民的室外体育锻炼时间逐渐减少,各种工业化疾病尤为突出,并且受现代健身文化的冲击,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在淄博市开展的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淄博市社区居民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淄博市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丰富全民健身工程和继承发扬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淄博市社区居民中参与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淄博市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依据行为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理论分析,找出其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更好开展提供理论根据。
  对淄博市社区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开展状况的调查,发现具有如下特点:
  1、参与者以退休的中老年人为主,职业属性、年龄段结构单一。
  2、参与者对于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认知不足,对养生场地、管理组织、项目开展的满意度不高。
  3、参与者以兴趣爱好、预防疾病、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居多。
  4、多数人以自学的途径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养生项目。
  5、在参与锻炼的形式上,超过半数的人选择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己锻炼。
  6、在参与的种类上,集中在太极拳、太极剑和木兰扇等项目。
  7、参与者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参与的时间地点多数人选择早上在公园进行锻炼。
  8、参与者往往选择中、小强度的运动量并且运动后身体感觉舒适的有氧运动。
  9、在参与项目的投资上,以年花费在200元以下的为主。
  从500余份调查问卷看,淄博市社区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还存在某些制约因素,主要有:
  1、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社区专业场地缺乏。
  2、城市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
  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人们养生意识淡薄。
  4、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锻炼效果不明显。
  5、集体组织活动缺乏,比赛交流机会少。
  6、个人身体条件以及动作难易程度的影响。
  7、其它运动项目的影响。上述这些因素均制约着淄博市社区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
  通过对淄博市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结合相关领导的访谈意见,综合考虑淄博市的经济和环境等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建设专门练习场地。
  2、改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3、政府、社区领导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养生认识。
  4、统筹城市社区与学校资源,为参与者提高学习效果提供多方面的条件。
  5、协调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与其它运动项目的关系,使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与当今社会相融合,使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得到更好地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