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阳猕猴桃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6h】

红阳猕猴桃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猕猴桃组织培养概况

2.2影响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因素

2.2.1外植体

2.2.2基本培养基

2.2.3激素

2.2.4附加物质

2.2.5培养条件

2.3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

2.3.1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的应用

2.3.2幼胚培养

2.3.3抗性育种

2.3.4倍性育种

2.3.5种质保存

2.3.6遗传转化

2.4猕猴桃组织培养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3材料和方法

3.1试验材料

3.2技术路线

3.3丛生芽成苗途径试验设计

3.4愈伤组织成苗途径试验设计

3.4.1不同外植体与诱导效应的试验设计

3.4.2取材时期与诱导分化的试验设计

3.4.3基本培养基与诱导分化的试验设计

3.4.4激素与愈伤组织诱导的试验设计

3.4.5激素与愈伤组织分化的试验设计

3.5激素与再生苗增殖的试验设计

3.6试管苗叶片再生芽培养试验设计

3.7激素与再生苗生根的试验设计

3.8炼苗移栽试验设计

3.9调查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

3.9.1成苗诱导各试验调查指标与方法

3.9.2继代增殖培养调查指标及方法

3.9.3生根培养与移栽调查指标及方法

3.9.4数据处理方法

4结果分析

4.1丛生芽成苗途径研究

4.2愈伤组织成苗途径研究

4.2.1不同外植体诱导效应的比较

4.2.2取材时期对诱导分化的影响

4.2.3基本培养基对诱导分化的影响

4.2.4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2.5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4.3激素对再生苗增殖的影响

4.4试管苗叶片再生芽培养

4.5激素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4.6炼苗移栽

5小结

6讨论

6.1外植体对诱导成苗的影响

6.2猕猴桃外植体褐化及其防止

6.3激素对诱导成苗的影响

6.4基本培养基对培养的影响

6.5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态发生

7本研究的意义和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红阳猕猴桃(A.chinensis var rufopulpa Liang et Ferguson)是在四川猕猴桃原产地苍溪发现的自然变异品种,具有极高的推广前景,其红肉的性状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为加快这一珍贵资源的繁殖,该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通过田间植株顶芽、带芽茎段、茎段、叶片、叶柄以及试管苗叶片等多种外植体离体培养,研究其诱导成苗、幼苗增殖、生根移栽技术,以建立红阳猕猴桃快速繁殖体系.结果如下:(1)通过诱导丛生芽再生成苗的途径效果差被淘汰,而选择通过愈伤组织诱导成苗途径.(2)愈伤组织成苗途径的适宜外植体为去皮茎段,取材最佳季节是夏季.不同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芽分化率差异大,茎段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83.73﹪;叶柄的愈伤组织芽再生率12.88﹪;叶片的愈伤组织芽再生率仅为8.10﹪.(3)带皮茎段离体培养,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MS最佳诱导培养基MS+BA4.0mg/L+IAA4.0mg/L,出愈率达到61.24﹪分化培养基MS+BA2.0mg/L+NAA0.3mg/L,芽再生率达到88.82﹪生根培养基1/2MS+NAA0.2mg/L,生根85.87﹪增殖培养基MS+BA2.0mg/L+NAA0.4 mg/L+GA30.1 mg/L,月增殖系数达到5.32(4)对试管苗叶块进行培养,得到叶片再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3mg/L,芽再生率为87.03﹪.(5)对生根苗进行了炼苗,移栽基质为蛭石25﹪+珍珠岩25﹪+河沙20﹪+大田土30﹪,成活率高,达到90﹪以上.

著录项

  • 作者

    文国琴;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 学科 果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大兴,熊庆娥;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猕猴桃;
  •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离体培养; 芽再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