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附子资源色谱指纹图谱及道地性的初步研究
【6h】

附子资源色谱指纹图谱及道地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

引言

1文献综述

1.1分布与栽培历史

1.2生物学

1.3化学成分

1.4药理药效

1.5品种资源

1.6国内外栽培研究

1.7现代化与中药研究

2道地性研究

2.1道地性历史来源和定义

2.2道地性研究方法

3指纹图谱技术

3.1指纹图谱技术,中药融入世界的钥匙

3.2指纹图谱的定义

3.3指纹图谱技术应用

3.4色谱指纹图谱技术

第二部分附子原药材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1样品的收集与预处理:

2仪器与试剂

2.1仪器

2.2试剂

2.3实验操作

2.4色谱条件

3方法与结果

3.1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3.2指纹图谱共有峰及各项参数

4讨论

4.1样品预处理条件优化

4.2色谱条件的优化

4.3 n强峰个数的设定

第三部分 附子道地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田间试验

1.2HPLC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产地附子产量及株高比较

2.2不同产地附子品质比较

2.3气象因子对附子品质影响

2.4土壤因子对附子品质影响

3讨论

3.1色谱条件优化

3.2附子道地性的生态基础

3.3附子道地性机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剧毒的双酯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onitine,Ac)、中乌头碱(mesaconitine,MA)与次乌头碱(hypaconitine,HA),使用前需炮制,降低毒性。附子广泛分布于陕西及四川、云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传统道地产区是四川江油。 1、附子药材色谱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目的:采用作者探索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生附子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鉴定待测药材,为附子品种改良提供材料。 方法:kromasilC18色谱柱,流动相:A水(内含6mmol·L-1SDS、20mmol·L-1NaH2PO4)-B甲醇,梯度洗脱条件:0.10min,A-B(65:35);24-70min,A-B(33:67);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40nm。 结果:各批药材色谱峰分离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技术有关规定,14批生附子药材最终确定9个共有峰是附子特征指纹峰;共有峰中,6个峰是附子主要成分,入选n强峰:与附子GAP生产基地的药材比较,相似度0.90以上的共有7批附子药材样品。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的分析出不同来源附子药材的成分以及其含量。从化学成分方面,作为生附子药材鉴定和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本实验最终筛选出1、2、3、4、6、12、13号样品作为附子GAP基地使用材料。 2、不同产地附子次乌头碱含量及道地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作者自己在三地栽培附子,并对生长期进行监控,采用这种全新的道地性实时研究模式,探讨附子产量形成、有效成分积累与降雨、光照、土壤等生态因素的直接关系,研究附子道地性形成机理。 方法:2006年12月,将同种来源的附子栽种在江油(道地产区)、成都、雅安三地,2007年7月采收时分析不同产地附子的株高、产量等数据,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生附子中次乌头碱含量,综合2006年12月-2007年7月气候、土壤等因素,分析附子道地性的机理。 结果:江油、成都、雅安附子块根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1.099mg·g-1、1.087mg·g-1和0.755mg·g-1;产量分别为435.472kg·667m2-1、393.714kg·667m2-1和321.429kg·667m2-1。 结论:气候、土壤是影响附子道地性的主要因素,道地产区江油的生态因素更适宜附子生产以及有效成分的积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