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菜超稀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6h】

油菜超稀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我国油菜的生产现状与市场需求

1.2油菜合理密植研究现状

1.3油菜超稀植栽培研究与实践

1.3.1油菜超稀植栽培的提出

1.3.2油菜高产超稀栽培技术

1.3.3油菜超稀栽培的产量水平和效益

1.3.4油菜超稀栽培存在的问题

1.4主要栽培措施对油菜影响的研究动态及进展

1.4.1播期

1.4.2密度

1.4.3施肥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试验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2试验方法

3.2.1试验设计方案

3.2.2田间试验设计

3.3栽培管理

3.4调查测定项目

3.4.1农艺性状调查

3.4.2取样调查

3.4.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考察

3.4.4含油量测定

3.4.5氮、磷、钾测定---H2SO4-HO2消煮

3.5数据结果用DPS和EXCEL进行分析与作图

4结果与分析

4.1本试验各小区产量水平表现及其效应的直接分析

4.1.1本试验各小区产量水平表现

4.1.2各处理产量变异的直接分析

4.2产量模型与分析

4.2.1回归模型的建立

4.2.2模型解析

4.2.3高产农艺措施的频数分布

4.3回归模型技术因子效应分析

4.3.1技术因子主效应分析

4.3.2技术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4.3.3技术因子边际效应分析

4.4高产形态及生理基础分析

4.4.1油菜生育进程

4.4.2农艺性状

4.4.3油菜干物重积累

4.4.4油菜叶面积

4.4.5一次有效分枝数

4.4.6三因素对油菜产量有关的经济性状影响及效应分析

4.4.7 N、P、K养分含量

4.5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4.5.1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4.5.2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的通径分析

5讨论

5.1品种技术模型

5.2互作效应

5.3高产影响因素

5.3.1农艺性状

5.3.2产量性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高产油菜新品种HRS-1为材料,以播期、密度和施肥作为三因素,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找出适合该品种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 1.油菜品种“HRS-1”,决策变量农艺措施为:29/8-2/9期间播种即生育期天数为244-248天,密度为26123-31230株/hm2,施肥681.23-836.40kg//hm2时,平均产量可达3750kg/hm2以上。 2.在单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分析中,密度对其的影响最大,播期和施肥次之。互作效应的影响为:施肥在零水平即312.5kg/hm2时,播期越早,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当播期推迟,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密度在零水平即22500株/hm2时,早播,增加施肥量,产量增加,迟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反而呈减少趋势。播期在零水平即9/6时,施肥一定时,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一定时,施肥增加,产量无明显变化,且高密度产量总体比低密度产量高,而施肥在不同密度水平下对产量的影响都不大。最后,通过边际产量效应分析得出该品种在实际栽培上,种植播期应取较迟的时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应取较高的水平。 3.(1)播期对生育期有明显的影响,密度和施肥量对生育期影响不显著。播期、密度和施肥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对株高,茎粗、累计单株绿叶片数、根颈粗都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提前、密度的减小和施肥量的增多,单株株高,茎粗、累计绿叶片数、根颈粗都增大。这三个因素中,播期对它们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密度和施肥对其有影响,但不如播期的明显。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上述农艺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产量随着农艺性状值的增大而提高。(2)干物重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叶片干物重在蕾苔期达到最大值。随着后期叶片的衰退,重量转移至角果和茎枝等部位,各处理的单株干重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提前、密度的减小和施肥量的增多,单株干物重增大;这三个因素中,播期对其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于密度和施肥对它的影响。另外,稀植可使单株干物重增加,但由于株数的减小,使得总产量没有明显优势外,随着单株干物重的增加,总体产量也呈增长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干物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3)在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到蕾苔期达到最大值。随着播期的提前和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大,施肥量对叶面积指数影响不大。随着施量的增加,植物各器官含氮量呈增加趋势,播期和密度对其影响不显著;同时含磷量也受施肥量的影响,播期和密度对其影响不大;油菜各器官钾素含量随着生育进程变化不是很大,播期、密度和施肥这三个因素都对其影响不大。播期、密度和施肥对一枝分枝数有显著影响,除了密度影响,一次分枝数与群体产量呈正相关。在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方面,播期、密度和施肥对其都有影响,且密度的作用明显大于播期和施肥。这三个因素对角粒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角粒数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而施肥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播期和密度对其影响不显著。 4.通过对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得出:株数、角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相关程度大小为株数(0.570)>角粒数(0.431)>千粒重(0.084),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负相关(-0.028)。同时根据通径系数可知,在提高产量主面,株数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其次为角粒数和千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由于受密度的影响对产量起负相关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