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供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磷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6h】

供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磷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对磷吸收利用的差异

1.2 磷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2.1 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1.2.2 对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

1.3 不同磷浓度对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1.4 不同磷浓度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1.5 磷高效植物的遗传特性与定向培育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水稻品种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的采集分析及数据处理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磷吸收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3.1.1 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经济产量的影响

3.1.2 磷水平对保持系磷含量的影响

3.1.3 磷水平对恢复系磷含量的影响

3.1.4 不同亲本组合对水稻子代磷含量的影响

3.1.5 讨论

3.2 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2.1 磷水平对保持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2.2 磷水平对恢复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2.3 不同亲本组合对水稻子代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3.2.4 讨论

3.3 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3.1 磷水平对水稻保持系APase活性的影响

3.3.2 磷水平对水稻恢复系APase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亲本组合对水稻子代APase活性的影响

3.3.4 不同生育期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根系APase活性差异

3.3.5 讨论

3.4 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1 磷水平对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2 磷水平对恢复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亲本组合对水稻子代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4 讨论

3.5 供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子代根系发育的影响

3.5.1 供磷水平对保持系根系发育的影响

3.5.2 供磷水平对恢复系根系发育的影响

3.5.3 不同亲本组合对水稻子代根系发育的影响

3.5.4 讨论

4 结论

4.1 供磷水平对水稻磷含量的影响

4.2 不同供磷水平对水稻亲本生理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供磷水平对子代生理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有关杂交水稻品种磷效率差异方面有较多研究,但对亲本及不同亲本组合配制的杂交稻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了磷胁迫对11份杂交水稻及其亲本在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生理特性及各部位磷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寻找优良亲本,搜寻优势组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亲本组合配制的杂交稻的磷含量是不同的。在适磷(10 mg.L-1)条件下,各亲本及杂交稻之间的磷含量差异是不显著的,但在低磷下,由保持系磷低效型材料Ⅱ-32B和恢复系磷低效型材料R549配制出的杂交稻Ⅱ优549,磷含量最低;而由保持系磷高效型材料D83B与恢复系磷高效型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磷含量在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三个时期均较大,对低磷适应能力较强。 (2)随着磷浓度降低,不同亲本组合配制的杂交稻适应磷胁迫环境的能力不同。由保持系磷低效型材料Ⅱ-32B和恢复系磷低效型材料R549配制出的杂交稻Ⅱ优549,各项生物学性状在四个杂交品种中表现最差;而由保持系磷高效型材料D83B与恢复系磷高效型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其1 mg·L-1浓度下的生物学指标在三个时期均表现较好,对低磷适应能力较强。 (3)不同磷浓度下,各亲本组合配制的杂交稻适应磷胁迫环境的能力不同。由保持系磷低效型材料Ⅱ-32B和恢复系磷低效型材料R549配制出的杂交稻Ⅱ优549,APase活性较低;而由保持系磷高效型材料D83B与恢复系磷高效型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其APase活性在三个时期均较大,低磷胁迫下其APase活性明显增加,对低磷适应能力较强。 (4)不同亲本组合配制的杂交稻可溶性糖含量也有不同。由保持系磷低效型材料Ⅱ-32B和恢复系磷低效型材料R549配制出的杂交稻Ⅱ优549,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大;而由保持系磷高效型材料D83B与恢复系磷高效型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其可溶性糖含量在三个时期上升幅度是最小的,对低磷适应能力较强。 (5)不同亲本组合配制的杂交稻其根系发育有较大差异。由保持系磷低效型材料Ⅱ-32B和恢复系磷低效型材料R549配制出的杂交稻Ⅱ优549,随着磷浓度的变化,其根干重、根长、根体积的变化幅度也大,且相对量是最低的;而由保持系磷高效型材料D83B与恢复系磷高效型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各项根系指标上升幅度是最小的,且相对量是四个品种中最大的,对低磷适应能力较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