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
【6h】

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1.1.2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反贫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3 参与式方法是非政府组织扶贫的主要模式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非政府组织

1.3.2 贫困

1.3.3 参与式扶贫

1.3.4 绩效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非政府组织扶贫研究

1.4.2 参与式方法在非政府组织扶贫中的应用

1.4.3 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1.4.4 述评

1.5 研究目的和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数据来源

1.8 可能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理论借鉴

2.1 政府失灵理论

2.2 参与式发展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参与式扶贫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1 体现特色原则

3.2.2 目标导向原则

3.2.3 综合性原则

3.2.4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3.3.1 项目投入

3.3.2 项目产出

3.3.3 项目后续管理

3.4 指标解释

4 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

4.1 四川农村发展组织参与式扶贫概况

4.1.1 发展沿革

4.1.2 参与式扶贫项目简介

4.1.3 工作方法

4.2 实证分析

4.2.1 总体绩效评价分析

4.2.2 样本项目绩效评价

4.2.3 扶贫机制对其参与式扶贫绩效的影响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对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建议

5.3 对政府组织扶贫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以来,我国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2007年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78元,连续五年实际增幅在6%以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按照国家2009年的扶贫标准(人均年收入1067元),2009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增加到4320万人。另一方面现有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此外,在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返贫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新阶段扶贫开发任重道远。为了消除贫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逐渐参与到我国反贫困行动中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成为政府扶贫的重要补充。以参与性、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工作方法的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农村社区积累了丰富的以赋权为主体的参与式扶贫操作经验,这些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着眼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方法在扶贫开发中的优势,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和典型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政府失灵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项目投入、项目产出、项目后续管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由10个指标构成的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体系。运用非线性回归、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一个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典型案例——四川农村发展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建议和对我国政府扶贫的启示。研究结论显示:①贫困人口的受益程度与该组织对扶贫项目投入之间呈指数关系。②贫困群体的参与度是影响扶贫主体参与式扶贫绩效的最重要因素。③生存相关类项目扶贫绩效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