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栽培地点和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形态特征与群体质量影响
【6h】

栽培地点和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形态特征与群体质量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1.1 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水稻群体及群体结构

1.2.2 水稻形态与抗倒伏

2.2 研究的不足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处理与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群体质量指标的测定

2.3.2 形态指标测定

2.3.3 茎秆力学特性

2.4 数据分析

2.4.1 物质积累与转运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2.4.2 倒伏参数计算

2.4.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型水稻类品种在不同群体下的叶片特征与透光率的分析

3.1.1 不同群体叶片特征分析

3.1.2 不同群体株型特征分析

3.1.3 不同群体光分布

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群体下的茎秆特征与抗倒伏性的分析

3.2.1 不同群体茎秆形态的分析

3.2.2 不同群体材料力学的分析

3.2.3 田间倒伏情况与倒伏指数

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群体下的分蘖成穗与源库特征分析

3.3.1 不同群体高峰苗、成穗率、颖花量的分析

3.3.2 不同群体LAI的消长动态分析

3.3.3 不同群体穗后粒叶比的变化

3.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群体下的的物质积累与运转研究

3.4.1 不同群体干物质积累比较

3.4.2 不同群体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

3.4.3 不同群体生长率及物质输出与转换

3.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群体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3.5.1 不同群体产量分析

3.5.2 不同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不同栽培地点、密度下水稻的形态特征变化特点

4.1.1 不同群体水稻叶片特征的变化特点

4.1.2 不同群体水稻株型特征的变化特点

4.1.3 不同群体水稻茎秆形态的变化特点

4.2 栽培地点、密度对不同水稻群体透光及抗倒性的影响

4.2.1 不同水稻群体透光率

4.2.2 不同水稻群体抗倒伏性

4.3 栽培地点、密度对不同水稻群体分蘖成穗与源库特征的影响

4.4 栽培地点、密度对不同水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4.5 栽培地点、密度对不同水稻群体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四个类型水稻品种(杂交籼稻金优527、常规籼稻昌米011、杂交粳稻9优418、常规粳稻合系39)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m)和高海拔地区西昌(1590m),研究了栽培地点、栽插密度对不同品种水稻形态特征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水稻的叶片形态不仅在品种间有差异,还因栽培地点和种植密度而异。叶长、叶宽、叶片的长宽比雅安均大于西昌;两地上三叶的叶长和叶宽均有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变小的趋势;两籼稻品种上部叶片(倒1、2叶)的长宽比小于两粳稻品种;西昌点的比叶重大于雅安,雅安稀植穗前比叶重大,穗后下降快,西昌全生育期比叶重稀植均大于密植;
   雅安点剑叶的叶开角随栽插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余两地上三叶的叶夹角在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两籼稻品种上三叶的叶基角和叶开角均雅安大于西昌,而两粳稻品种有相反趋势,所有品种上三叶的叶枕距雅安均显著大于西昌。两地剑叶和倒2叶的松散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上三叶的松散度均是雅安大于西昌,特别是籼型品种。雅安点的株高显著高于西昌,特别是两籼稻品种。上述结果说明籼型品种的株叶型在不同栽培地点间的差异较大,粳型品种株叶型的环境效应相对较小。
   由于各处理间株叶型不同,田间的透光率也有差异。总体看,西昌点各处理在40cm-100cm对光的截留显著大于雅安点;高密度的透光率最低;B2的透光率较高;
   (2)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比茎重及抗倒伏特性在不同品种、栽培地点和种植密度间也有一定差异。雅安点基部二节节长、基部三节各节粗大于西昌点,但比茎重显著低于西昌;两地基部三节的茎粗、比茎重和秆型指数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两籼稻品种的比茎重和秆型指数均大于两粳型品种,杂交种大于常规种。
   西昌点基部节节间的折断弯矩(M)均极显著的大于雅安,特别是两粳稻品种,两地M值均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两粳品种的M大于两籼稻品种;西昌点基部三节节间的弯曲力矩(WP)值均极显著的小于雅安点,雅安基部三节节间WP随栽插密度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而西昌基部三节节间WP均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两杂交品种的WP大于两常规品种;雅安点基部三节的倒伏指数均极显著的大于西昌点,雅安点基部三节各节间LI均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西昌基部基部一节的LI差异不显著,西昌基部二、三节各节间的LI随栽插密度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雅安两粳稻品种的LI较低(尤其是B3),西昌点两杂交稻的LI较低。
   (3)栽培地点和种植密度对各品种的分蘖成穗、源库关系和物质的积累与运转也有一定影响。最高苗数、颖花量西昌点高于雅安点;两地的最高苗和颖花量均随栽插密度增大而增多。西昌点穗前LAI大于雅安,但穗后下降快;两地的LAI均随密度增大而提高。抽穗期粒叶比西昌与雅安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西昌显著高于雅安;雅安三个密度间粒叶比相差不显著,西昌点的粒叶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从总体上看,两个籼稻品种的粒叶比大于两个粳稻品种,特别是雅安。
   西昌干物质积累量极显著大于雅安,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栽插密度对雅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大于西昌;干物质积累量在地点间的差异杂交种大于常规种,籼稻大于粳稻,常规种和粳稻的稳定性更高。叶片的干物质分配率雅安点高于西昌点,籼稻品种低于粳稻品种,两地各品种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特别是穗前,而茎鞘的干物质分配率则相反。叶、茎鞘的物质输出与转换率雅安高于西昌,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两常规种大于两杂交种。
   (4)水稻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地点、种植密度和品种类型间也较大差异。雅安点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小于西昌点,穗粒数大于西昌点;杂交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常规种,西昌点杂交种的结实度低于常规种;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增多,穗粒数下降。各品种的产量西昌均高于雅安,特别是两个常规种;密度对各品种的产量均有影响,总体两点均以中高密度产量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