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0Coγ射线诱导的部分四倍体小麦突变体的筛选
【6h】

60Coγ射线诱导的部分四倍体小麦突变体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1.2 辐射诱变的筛选

1.2.1 农艺性状调查

1.2.2 减数分裂进程观察

1.2.3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

1.2.4 醇溶蛋白多亚基分析

1.3 四倍体小麦在育种中的利用

1.3.1 六倍体普通小麦起源

1.3.2 四倍体小麦的优良性状

1.4 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辐射处理

2.2.2 发芽实验

2.2.3 农艺性状调查

2.2.4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2.2.5 谷蛋白SDS-PAGE分析

2.2.6 醇溶蛋白A-PAGE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芽势和发芽率

3.2 农艺性状

3.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配对观察

3.4 HMW-GS变异

3.5 醇溶蛋白谱带分析

4 讨论

4.1 辐射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4.2 突变导致农艺性状多样性

4.2.1 矮化性状与矮源基因

4.2.2 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4.3 辐射诱变对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配对影响

4.4 高分子量谷蛋白变异

4.5 醇溶蛋白对麦粉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和完成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四倍体小麦(AABB,2n=4x=2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态学变化,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抗虫抗病、耐盐碱等理想的农艺性状,被广泛用作小麦育种种质资源,然而人工选择和自然作用等因素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急剧减少。本研究对7种10份四倍体小麦籽粒进行100 Gy60Coγ射线的辐照,观察其发芽势、发芽率、农艺性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情况、高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的变化,对突变体进行筛选,以期为麦类作物育种提供新的种质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物种对相同剂量辐射的耐受性不同:栽培二粒小麦(PI434999)对剂量为100 Gy的辐射反应最敏感,该剂量是其致死辐射剂量。波兰小麦(As304)和波斯小麦(As293)的受辐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5%和40%,该剂量的辐射同样对这两份材料的种子生活力造成了影响。就其它的6份四倍体材料而言,100Gy是不足的诱变剂量。诱变后的野生二粒小麦(As838)、(As835)分别出现了染色体配对、农艺性状、HMW-GS和醇溶蛋白等多种变异,其种子发芽能力正常,说明100Gy是野生二粒小麦适宜的诱变剂量。
  2.成熟期植株出现一些特殊农艺性状:野生二粒小麦(As838)239-7茎干被蜡粉和多晚分蘖;波斯小麦(As293)250-1极显著早衰;两株矮化突变的植株:圆锥小麦(As2255)253-10和高秆波兰小麦(As302)224-14。
  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在辐射处理后部分单株的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染色体异常配对情况,如:单价体、三价体、四价体以及正常配对的环状和棒状二价体。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了整个茎干被白色蜡粉覆盖的野生二粒小麦(As838)239-7植株正常生长成熟后具有11个晚分蘖的特殊农艺性状,其染色体配对公式为:2n=28=0.44Ⅰ+12.26Ⅱ(ring)+1.32Ⅱ(rod)+0.08Ⅲ。
  4.辐射后代野生二粒小麦(As835)237-9-5和野生二粒小麦(As838)239-8-2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Ax消失;一条新增的电泳迁移率在1By8和1Dy12的谷蛋白条带在矮秆波兰小麦(As304)230-7-1SDS-PAGE中出现。不正常减数分裂配对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存在一定的联系。野生二粒小麦(As835)237-9-5的1Ax消失,其染色体配对公式为2n=28=0.44Ⅰ+1.05Ⅱ(棒)+11.79Ⅱ(环)+0.21Ⅲ+0.53Ⅳ;1Ax亚基同样在野生二粒小麦(As838)239-8-2中消失,其染色体配对公式为2n=28=1Ⅰ+0.64Ⅱ(棒)+12.32Ⅱ(环)+0.36Ⅲ;在波兰小麦(As304)230-7中,减数分裂配对过程中观察到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其构型为2n=28=0.10Ⅰ+1.41Ⅱ(棒)+12.11Ⅱ(环)+0.10Ⅲ+0.18Ⅳ,与中国春的SDS-PAGE电泳谱带对照,在其辐射后代230-7-1中出现了一个电泳迁移率在1By8和1Dy12之间的新增条带。这为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表达或沉默机制提供了新的材料。
  5.仅在辐射后的野生二粒小麦(As838) M1种子的A-PAGE中观察到了醇溶蛋白变异情况,其余9份材料的醇溶蛋白电泳谱带均未受到辐射诱变影响。
  6.本研究出现了新变异的辐射后代,可被用作麦类作物育种新的资源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