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DPSIR模型的攀枝花市盐边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6h】

基于DPSIR模型的攀枝花市盐边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选题背景

1.2.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3.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3.3.DPSIR模型的研究

1.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2.1.2.气象气候

2.1.3.水文地质

2.1.4.地形地貌

2.2.社会经济概况

2.3.水资源概况

3.水资源供需水平衡分析

3.1.需水现状分析

3.1.1.农村生活需水现状

3.1.2.灌溉需水现状分析

3.1.3.总需水量现状分析

3.2.供水现状分析

3.3.供需水平衡分析

3.4.小结

4.水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4.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指标体系框架

4.1.2.评价指标的选取

4.2.主观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

4.2.1.层次分析法

4.2.2.主观权重计算及结果

4.3.客观权重计算——熵值法

4.3.1.熵值法

4.3.2.客观权重的计算及结果

4.4.综合权重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与分析

5.1.驱动力因子评价结果与分析

5.2.压力因子评价结果与分析

5.3.状态因子评价结果与分析

5.4.影响因子评价结果与分析

5.5.响应因子评价结果与分析

5.6.盐边县6少数民族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6.1.水资源总量及降水分布不均

6.2.水利工程损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供需矛盾突出

6.3.水资源系统压力较大,改善措施不足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7.2.1.因地制宜,有效开发水资源

7.2.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7.2.3.发展节水农业,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

7.2.4.加大节水措施建设与宣传,保障生态与社会经济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攀枝花市盐边县属干热河谷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尽管区域水资源较为丰沛,但水资源开发条件差,水资源利用率低。尤其是北部6个少数民族乡(鳡鱼彝族乡、格萨拉彝族乡、共和乡、红包苗族乡、箐河僳僳族乡、温泉彝族乡),同时存在水资源利用低,供需不平衡等严重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针对6个少数民族乡的水资源现状,利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等5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从而为6个少数民族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1、通过对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在研究的6个乡中,除箐河僳僳族乡驱动力较强外,其余5个乡均不同程度存在驱动力不足情况,且多是由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短缺导致。6个乡均不同程度的出现水资源压力较大状况,其中以格萨拉彝族乡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干旱指数较大,用水量较大两方面。当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水利投资较少,对水资源现状的响应措施不足,是导致水资源可持续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
  2、通过综合评价值计算,6乡整体水资源可持续状况不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如下:鳡鱼彝族乡为0.179;格萨拉彝族乡为0.147;共和乡为0.171;红宝苗族彝族乡为0.169;箐河傈僳族乡为0.183;温泉彝族乡为0.151。
  3、通过实地调查,发现6乡水资源不佳的现状成因主要包括水资源及降水分布不均、水利工程损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系统压力较大,改善措施不足等,这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现一致。
  最后依照各乡各因子分析结果以及成因分析,针对水资源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