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化学诱变剂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6h】

三种化学诱变剂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秋水仙素及两种除草剂的化学诱变作用

1.1.1 秋水仙素对植物的诱变效应

1.1.2 除草剂对植物的诱变效应

1.2 秋水仙素和两种除草剂诱变植物的方法

1.2.1 处理材料选择

1.2.2 处理方式选择

1.2.3 浓度选择

1.2.4 处理时间选择

1.3 组织培养在化学诱变中的应用

1.4 葛及其研究

1.4.1 葛概述

1.4.2 葛的应用

1.4.3 葛的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材料与方法

3.3.1 实验材料

3.3.2 三种化学药剂对大巴山粉葛组培丛生芽的处理

3.3.3 继代培养

3.3.4 诱导成苗

3.3.5 指标观测

3.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三种诱变剂处理后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的生长状况

4.1.1 秋水仙素浸泡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的影响

4.1.2 秋水仙素共培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的影响

4.1.3 氟乐灵浸泡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的影响

4.1.4 氟乐灵共培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的影响

4.1.5 二甲戊灵浸泡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的影响

4.1.6 二甲戊灵共培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的影响

4.1.7 化学诱变对大巴山粉葛根尖染色体数目的影响

4.2 三种药剂处理后100 d时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长情况

4.3 三种诱变剂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5 讨论

5.1 诱变处理处理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的生理意义

5.2 诱变剂种类和处理方式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的诱变效果

5.3 组织培养在化学诱变处理中的优势

5.4 关于根尖细胞中未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现象的思考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大巴山粉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i'Dabashan')是四川省发展葛产业的主推品种,具有适生范围广、生长快、富含淀粉、产量高、耐干旱瘠薄等特点。秋水仙素和除草剂可引起植物形态变异,影响植物生理活动,进而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巴山粉葛产量、改善品质以及扩大葛产业发展的潜在可用地,利用秋水仙素、氟乐灵和二甲戊灵三种化学药剂,在离体条件下以浸泡和共培2种方式处理大巴山粉葛丛生芽,研究了三种化学药剂处理后40 d时以及增殖两代后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株高、叶片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
  (1)秋水仙素处理后40 d时,浸泡处理中以0.2%的浓度处理24 h时致死率较对照组高5.24%,株高较对照组减小41%,叶片面积较对照增加44%,气孔密度较对照组降低55%,气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加48%;在共培处理时,0.01%、0.03%、0.05%三个浓度对植株的致死作用均为0,浓度为0.05%时,株高降低50%,叶片面积增加54%,气孔密度降低30%,气孔面积增加37%。
  (2)氟乐灵处理40 d后,浸泡处理中以0.01%的浓度浸泡12 h时,致死率最小,为7.04%,时间对株高、气孔密度、气孔面积的影响不显著,以0.01%的浓度浸泡时,株高较对照组减小3%,叶片面积增大50.7%,气孔密度减小35%,气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38.9%;在共培处理时,0.001%、0.003%、0.005%三个浓度的氟乐灵对植株均无致死作用,浓度为0.005%时,株高减小22.06%,叶片面积减小36%,气孔密度减小16.4%,气孔面积增大21.3%。
  (3)二甲戊灵处理40 d后,浸泡处理中以0.01%的浓度处理12 h时,致死率最小,为16.67%,处理时间对株高、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大小的影响不显著,以0.01%的二甲戊灵浸泡处理时,株高减小9.9%,叶片面积减小30.5%,气孔密度为减小16.4%,气孔面积增大37%;共培法时,0.001%、0.003%、0.005%三个浓度的二甲戊灵对致死率均无影响,浓度为0.005%时,株高减小28.7%,叶片面积减小41%,气孔密度减小32.4%,气孔面积增大58.7%。
  (4)三种药剂处理后40 d时,形态变异的植株根尖内均未观察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染色体均为22条。
  (5)继代两次后,氟乐灵处理的植株除新叶叶宽与对照组有差异,其他指标均与对照组无差异;0.2%秋水仙素浸泡、0.05%秋水仙素共培处理的植株株高增幅为1.60 cm、1.58 cm,叶宽为1.25 cm、0.88 cm,叶长为1.11 cm、1.12 cm,气孔密度为54.37个·mm2、54.20个·mm2,,气孔面积为14842.73μm2、14776.29μm2,除浸泡处理中叶宽、叶长外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0.01%二甲戊灵浸泡、0.005%二甲戊灵共培处理的株高增幅分别为1.19 cm、0.89 cm,叶宽1.18 cm、0.87 cm,叶长1.16 cm、0.99 cm,气孔密度为50.90个·mm2、51.43个·mm2,气孔面积为14931.84μm2、14801.37μm2,除浸泡处理中叶宽、叶长外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6)两次继代后形态差异明显的植株生根后,出根时间比对照组推迟5-7 d,根的数量比对照组少4-8根,但根粗壮且根毛多。
  (7)三种诱导剂对材料的毒害作用大小顺序为:二甲戊灵>氟乐灵>秋水仙素;两次继代处理后氟乐灵对植株的作用消失,因此,氟乐灵对大巴山粉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小于秋水仙素和二甲戊灵。
  综上,用0.05%的秋水仙素、0.005%二甲戊灵共培处理大巴山粉葛丛生芽,处理后40 d、继代两次后各形态特征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生根后根明显较对照组粗壮,这一结论可为进一步进行大巴山粉葛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