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第二染色体雄穗分枝数主效QTLqTBN2-2的精细定位
【6h】

玉米第二染色体雄穗分枝数主效QTLqTBN2-2的精细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前言

1.1玉米的重要性

1.2玉米雄穗的研究进展

1.2.1玉米雄穗发育过程

1.2.2雄穗分枝数与雄穗大小关系

1.2.3玉米雄穗分枝数QTL研究进展

1.2.4雄穗分枝数目相关基因研究

1.3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定位研究

1.3.1 QTL定位原理

1.3.2 QTL定位方法

1.3.3 QTL定位常用分子标记

1.3.4 QTL定位的分离群体

1.3.5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4 QTL精细定位研究进展

1.4.1作物QTL精细定位研究进展

1.4.2单个QTL的精细定位

1.4.3全基因组QTL的精细定位

1.5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2群体构建

2.3田间试验

2.4表型数据分析

2.5基因型分析

2.5.1 DNA的提取

2.5.2 PCR扩增

2.5.3聚丙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2.6标记的选择

2.7连锁图谱的构建

2.8 QTL定位

2.9 QTL精细定位

3结果与分析

3.1亲本表型差异

3.2 BC4F2群体中雄穗分枝数的QTL初定位

3.2.1 BC4F2群体表型分析

3.2.2 BC4F2群体连锁图谱的构建

3.2.3 BC4F3群体中雄穗分枝数的QTL定位结果

3.3目标单株的选择

3.4.2 BC4F3群体连锁图谱的构建

3.4.3 BC4F3群体的雄穗分枝数QTL定位结果

3.5.2 qTBN2-2目标区间标记加密

3.5.3目标QTLqTBN2-2精细定位

4讨论

4.1根据目标性状构建BC4F2的方法

4.2交换单株的筛选

4.3 QTLqTBN2-2的精细定位

4.4与前人研究的雄穗分枝数QTL的比较

4.5主效QTLqTBN2-2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合理的雄穗结构对协调玉米雌雄穗发育和增加籽粒产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雄穗分枝数是决定雄穗大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雄穗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的玉米自交系3237和R18为亲本,通过目的性状雄穗分枝数表型筛选和回交自交的方法构建了近等基因系BC4F3群体,对第2染色体上的雄穗分枝数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为影响雄穗分枝数的关键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雄穗分枝数为0-2的玉米自交系3237和雄穗分枝数大于9的玉米自交系R18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F2群体里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得到BC1F2,从BC1F2群体中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得到BC2F2,从BC2F2群体中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得到BC3F2,从BC3F2群体中选择雄穗分枝数小于2的单株与R18回交再自交得到BC4F2分离群体,用10个InDel标记对BC4F2群体进行雄穗分枝数QTL定位,在标记v4hr2-185158820-v4r55r2-187149880之间定位到一个QTL位点,命名为QTLqTBN2。
  2.利用30个SSR和InDel标记鉴定BC4F2群体单株的基因型,从中挑选出在标记v4hr2-185158820-v4r55r2-187149880之间为杂合,其余区段为R18遗传背景的的单株A17,将A17单株自交得到BC4F3近等基因系群体。利用8个InDel标记对BC4F3群体进行雄穗分枝数QTL定位,在标记v4hr2-136149280-v4hr2-179168740之间,标记v4hr2-185158820-v4r55r2-187149880之间各定位到一个QTL,分别命名为QTLqTBN2-1和qTBN2-2。
  3.利用标记v4hr2-185158820和v4r55r2-187149880,鉴定杂合的BC4F3单株自交后代的种子,挑选出166个发生交换的单株;利用5个InDel标记加密目标区域,鉴定8个关键性交换单株基因型,将QTLqTBN2-2精细定位到标记v4hr2-185158820-v4chr2-185387180之间,距离约为228kb。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