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型脑炎病毒E-I176R突变位点致弱其神经毒力研究
【6h】

乙型脑炎病毒E-I176R突变位点致弱其神经毒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2乙脑的分类与分型特征

1.3乙脑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2.1反向遗传技术的基本原理

2.2反向遗传技术的应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试验研究

1.材料

1.1生物材料

1.2主要试剂

1.3主要仪器

2.方法

2.2乙脑E-I176R点突变感染性克隆质粒的构建

2.3乙脑E-I176R点突变病毒的包装

2.4乙脑E-I176R点突变病毒的鉴定

2.5乙脑E-I176R点突变病毒体外生物特性研究

2.6小鼠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乙型脑炎病毒SCYA201201-1与SCYA201201-0901毒株毒力测定结果

3.2乙脑E-I176R点突变感染性克隆质粒的构建

3.3乙脑E-I176R点突变病毒的包装与鉴定结果

3.4乙脑E-I176R点突变病毒体外生物特性

3.5乙脑E-I176R点突变病毒神经毒力测定结果

4.讨论

4.1 SCYA201201-0901乙型脑炎病毒致弱关键位点分析

4.2点突变乙脑感染性克隆质粒的构建与包装

4.3乙脑E-I176R突变位点影响乙脑病毒生物特性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乙型脑炎病毒(JEV)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本研究旨在进行JEV关键毒力位点分析、鉴定E-I176R(E蛋白第17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精氨酸)突变位点能否影响其神经毒力。首先,分析预测了JEV神经毒力相关突变位点6个。在进行了JEV SCYA201201-1与SCYA201201-0901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其神经毒力的鉴定,分析获得了JEV神经毒力相关氨基酸突变位点6个:E蛋白A72T、I176R、S251Y、E273K,NS2B蛋白V44A和NS4A蛋白G168E。其次,成功拯救了JEV E-I176R单点突变病毒。利用定点突变和反向遗传操作方法构建并包装了JEV E-I176R单点突变病毒,利用蚀斑形成试验、PCR、序列测定等方法对包装的病毒进行了鉴定,在BHK-21细胞进行了体外生长特性的研究,发现目标点突变对JEV的蚀斑形成特性与生长曲线没有显著影响。最后,阐明了乙型脑炎病毒E-I176R突变位点能够显著降低其神经毒力。将84只小鼠平均分为14组进行神经毒力实验,每个病毒滴度重复3次进行验证,发现200与2000PFU的未突变病毒引起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55.56%与88.89%,而200与2000PFU的E-I176R单点突变病毒引起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11.11%与50%。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未突变病毒在鼠脑内含量在攻毒后3、5、7天逐渐升高,而E-I176R单点突变病毒在3、5、7天保持稳定。本研究分析出了6个JEV神经毒力相关氨基酸突变位点,证实了E-176为影响乙脑病毒毒力的关键位点,E-I176R单点突变能够能显著降低其神经毒力。本研究为乙脑病毒致弱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