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天回山灌区集雨节灌工程最优规划及效益分析
【6h】

成都市天回山灌区集雨节灌工程最优规划及效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概况

1.2目前的研究状况

1.2.1雨水径流的导引技术

1.2.2雨水径流的收集技术

1.2.3雨水径流的蓄存和保护技术

1.3雨水集蓄利用系统模型研究情况

1.4问题的提出

1.5课题研究内容、特点及达到目的

2自然地理及水土资源

2.1工程现状概况

2.2自然地理概况

2.2.1自然概况

2.2.2水文地质

2.2.3气象气候

2.3社会经济状况

2.4灌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

2.4.1水资源利用现状[17]、[20]、[22~25]

2.4.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5灌区存在的问题

3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3.1作物需水量计算分析

3.1.1主要农作物需水量计算分析[14~21]

3.1.2根据彭曼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分析

3.1.3需水量频率计算分析

3.2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3.2.1各种设计保证率水量平衡计算分析[18~21]

3.2.2考虑径流系数和需水系数后的水量平衡分析

4工程规划

4.1规划原则及依据

4.1.1规划原则

4.1.2规划依据

4.1.3设计保证率

4.2灌溉面积的确定

4.3灌溉制度设计

4.3.1灌溉制度设计的节水原则

4.3.2设计灌溉制度的基本资料

4.3.3灌溉制度设计[19]

4.4集雨工程类型选择

4.5工程布置

4.6国民经济效益预测

4.6.1节约抗旱劳力直接经济效益

4.6.2农业生产效益预测

4.6.3其它综合效益分析

4.6.4社会效益预测

5工程规划最优方案选择

5.1工程规划方案的拟定

5.1.1集雨池尺寸的拟定[26]、[28~31]

5.1.2山平塘尺寸的拟定[31~34]

5.1.3 12#、13#、14#灌溉片的山平塘容积,蓄水池个数拟定

5.1.4小水库尺寸方案的拟定

5.2其它配套工程的拟定

5.3最优方案的选择

5.3.1采用动态规划确定工程最优方案[32~34]

5.3.2年用水量费率

5.3.3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建立[32]、[34]、[37]

5.3.4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的解

6水保及环保规划

6.1灌区水土保持规划

6.1.1灌区水土保持现状

6.1.2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6.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35~36]

6.1.4灌区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6.1.5水保方案实施进度及工程量

6.2环境影响评价

6.2.1灌区环境现状分析评价

6.2.2节灌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6.2.3环境保护措施

6.2.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工程投资估算

7.1编制原则及依据

7.1.1工程概况

7.1.2编制原则及依据[38~40]

7.1.3综合单价选用

7.2投资估算

8国民经济评价及工程效益分析

8.1国民经济评价依据及参数

8.1.1评价依据

8.1.2评价参数

8.2国民经济评价

8.2.1工程费用

8.2.2工程效益

8.2.3国民经济评价[41][42]

8.3财务分析

8.4社会效益

8.4.1更加密切联系党群关系

8.4.2维护安定团结

8.4.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8.4.4其它综合效益分析

9结论与建议

9.1主要结论

9.2几点建议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在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雨水集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天回山灌区自然地理及水土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该灌区水量平衡计算分析,采用线性规划技术对该灌区的集雨池及山平塘容积进行优化,具体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在对三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规划原理对该工程进行了最优选择,最终提出了“集雨池+山平塘,辅以小流域建小型水库”的规划模式,充分提高了当地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本文所得研究成果对解决该灌区农业用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对类似地区集雨节灌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