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频电刺激黑质网状部对大鼠青霉素癫痫模型脑电图和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6h】

高频电刺激黑质网状部对大鼠青霉素癫痫模型脑电图和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和分析

2.1电极尖端组织学鉴定结果

2.2电流刺激强度的比较

2.3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的脑电图表现和异常行为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高频电刺激黑质网状部(SNR)对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痫性放电和发作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双侧黑质网状部电刺激组和致痫灶同侧黑质网状部电刺激组,每组16只。利用大鼠立体定向仪将深部电极植入每只大鼠双侧黑质网状部前份。采用青霉素钠200单位注射于大鼠右侧皮层运动区制做急性局灶性癫痫模型,在癫痫稳定发作后,利用130Hz高频持续电刺激分别刺激致痫灶同侧和双侧黑质网状部,对照组不接受电刺激,观察三组癫痫模型鼠在刺激前1分钟、刺激后第1、5、10、15和20分钟时的癫痫样放电频率、行为学分级的变化。实验后行脑连续冠状切片,将电极尖端位于双侧黑质网状部前份的大鼠纳入本研究。 结果:有23只癫痫模型鼠纳入了本研究,与对照组相比,双侧黑质网状部电刺激组和致痫灶同侧黑质网状部刺激组均能减少癫痫样放电频率,抑制4级和5级抽搐发作,统计学处理有差异。以刺激后一分钟时癫痫样放电频率下降最明显,十分钟内仍有效,十五分钟后癫痫样放电频率与刺激前没有差异。同侧刺激组和双侧刺激组效果也有统计学差异,双侧组抑制癫痫的作用强于同侧刺激组。 结论:1.黑质网状部在癫痫的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2.电刺激致痫灶同侧和双侧黑质网状部前份均能降低青霉素诱导的完全发作的癫痫模型鼠痫样放电频率,减轻模型鼠癫痫发作程度。 3.双侧黑质网状部前份刺激效果优于单侧刺激。 4.黑质网状部随刺激时间延长对电刺激会产生耐受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