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的绿色评价研究
【6h】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的绿色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我国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1.2港口岸线资源开发过程当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1.3港口建设项目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绿色评价的理论基础

2.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1.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内涵

2.1.2SEA的特征及其与项目层次EIA的关系

2.1.3SEA在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当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2.2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理论

2.3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程序与方法

3.1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决策进行SEA的合理性分析

3.2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程序

3.2.1评价方案的制定

3.2.2评价方案的实施

3.2.3评价实施后的监督与管理

3.3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方法体系研究

3.3.1SEA评价方法学概述

3.3.2应用于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方法

第四章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指标体系研究

4.1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指标的内涵

4.2构建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指标体系的原则

4.3指标体系的构成

4.4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4.5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

4.6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实例研究

5.1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5.2以钦州港为例进行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5.2.1钦州港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分析

5.2.2钦州港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

5.2.3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4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对论文的总结

6.2完善港口岸线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强劲增长促使了近年来港口产业规模的加速扩张,而港口保持良好快速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拥有优质的岸线资源。目前我国港口岸线资源的使用分配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做好港口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使其使用效能得以充分发挥是我国港口行业今后一段时间稳健发展的保证。但港口岸线资源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只是其得到合理使用的一个方面,从本质上来讲,这只是从岸线资源稀缺性角度出发使岸线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的一种基本要求。要实现港口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使岸线资源在满足港口发展需要的同时,保持其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到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 本文围绕我国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港口建设项目层次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的局限,提出应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引入到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决策当中,以从源头上避免不合理的开发决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本文以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针对港口岸线资源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的SEA流程。首先是对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决策进行分析,以确定进行SEA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针对开发决策所能带来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确定评价范围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表和评价因子表,构建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的指标体系,并确定相应的评价基准,对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的指标进行预测与评价,最后形成SEA报告书。本文采用驱使力(Driving Force)—状态(State)—响应(Reponse)模型构建了港口岸线资源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本文以钦州港为实例,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钦州港五个港区的岸线资源开发规划进行了SEA实证研究。 针对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决策的SEA尽早的介入到开发决策的形成过程之中,使之成为开发决策的辅助决策手段,以突破港口建设项目EIA的局限,使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国的港口产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