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釉质酸蚀技术在正畸临床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6h】

牙釉质酸蚀技术在正畸临床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不同釉质酸蚀技术对正畸托槽粘接影响的体外研究

临床病例展示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牙釉质酸蚀技术是影响正畸托槽粘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入临床近40年来,给固定正畸临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酸蚀材料经历了由一种酸蚀剂到多种酸蚀剂再到复合组分的自酸蚀粘接系统,酸蚀技术从传统的“多步法”到“一步法”的发展历程。正确选择和使用酸蚀方法一直是正畸临床研究的热点,发表了大量的文献,但结论不一,有必要对于各种酸蚀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全世界所有有关正畸酸蚀方法的临床随机和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严格评价:1)评价不同正畸酸蚀剂(种类、剂型、浓度、时间)对托槽粘接的临床效果;2)比较传统多步法酸蚀技术与自酸蚀技术的临床效果、可操作性,评价2种技术的优劣。 方法:根据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全面的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2006年第1期),Medline(1966-2006年4月)、EMbase(1984-2006年4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版(1978-2006年4月)等数据库获取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以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4种中文核心期刊及1种专业期刊。采用托槽脱落率、脱矿发生率等作为判断酸蚀技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指标。计数资料采用OR或RR值及95%可信区间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值及95%可信区间表示。 结果: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共找到27个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其中11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包括411例患者6468颗牙。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高低不齐,总体上不高,全部研究采用了口内自身配对设计,保证了组间基线的可比性。在传统酸蚀剂(磷酸)组:37%磷酸酸蚀15秒和60秒在正畸托槽粘接效果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降低磷酸浓度(15%或2%)与37%酸蚀在前牙粘接效果上没有区别,但在全口托槽粘接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降低浓度可能会增加脱落率。自酸蚀粘接组:SEP与传统酸蚀剂相比在托槽粘接效果上没有差异;但不同品牌的SEP之间粘接效果存在差别。 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结果:前牙托槽粘接时,可以减少酸蚀时间(如15s)或降低磷酸浓度(如15%)而不影响粘接效果;对全口粘接提倡缩短酸蚀时间(如15s-30s)但不推荐降低磷酸浓度;本系统评价支持在临床应用自酸粘接系统,但应注意品牌的选择(如Transbond P1us SEP)。纳入研究方法学上均存在一定缺陷,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改进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