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对枇杷保鲜的研究
【6h】

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对枇杷保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灰霉的分离与鉴定

第二章建立以灰霉孢子萌发率为检测指标的检测方法

第三章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第四章拮抗菌抑菌分的定性研究以及高效菌株的诱变与筛选

第五章枯草芽孢杆菌对于批杷感染灰霉的防治

结论

综述灰霉生理特性、防治及水果保鲜研究进展

作者发表文章情况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灰霉由于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因而可以引起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损失。众多的灰霉菌种主要是感染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非禾本科植物,一般把灰霉定性为腐生菌。在灰霉引起感染的第一阶段它主要是引起活细胞死亡,接着利用死亡细胞作为营养来源。 通常灰霉会引起植物的软腐,疫病,同时还能够引起叶片的坏疽和倒伏以及茎杆倒伏。不仅灰霉在农业生产中会造成损失,就是在水果的储运过程中也会带来巨大的灾害。 目前对于灰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引起感染的机制以及灰霉疫情的防治上。在灰霉的感染所经历的五个阶段中:孢子产生一一粘附——孢子萌发——菌丝一一产生孢子,阻断任何一个环节均能够有效的解决灰霉的感染问题。在防止储运的水果感染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阻止灰霉孢子的粘附以及萌发。目前对于灰霉病的防治还是主要利用化学试剂。这些化学物质大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有一些会残留于土壤中和地下水中,甚至弥散于空气中,这些物质都会潜在的危害生态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生防抗病的研究。 针对灰霉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导致草莓腐烂的灰霉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开展了灰霉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对枇杷灰霉病的防治等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 1、从感染的草莓中成功分离到1株灰霉(Botrytis cinerea),通过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筛选、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灰霉。 2、首次报道了灰霉孢子萌发管数量的产生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通过生理生化方法研究灰霉生长特性,构建了以萌发率为检测标准的检测方法,确定了影响灰霉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当pH4时萌发孢子出现多个萌发管,而pH6时,一般萌发孢子只会出现单个的萌发管,为进一步研究灰霉孢子萌发程序性生理活动的信号调节通路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有效的阻断灰霉萌发,从而防止灰霉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3、筛选获得1株对灰霉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通过在自然条件下筛选和对峙生长实验,获得了1株对于灰霉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经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确认其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内容物、发酵液及细胞结构物质等不同组分的抑菌实验表明,具有拮抗作用的成分主要是细菌分泌的胞外物质,与细胞内容物和结构物质基本无关。 4、完成了高效拮抗菌株的诱变筛选。通过亚硝基胍人工诱变处理枯草芽孢杆菌,获得了拮抗作用效果更好的拮抗菌株。改良菌株的发酵液稀释1.6倍(浓度大于60%)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发酵液原液可100%抑制灰霉孢子的萌发。 5、初步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对枇杷果实防腐的研究。本文首次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研究收获后枇杷的防腐和灰霉孢子萌发能力的影响,发现发酵液对感染灰霉的枇杷具有良好保鲜效果,在无菌环境和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可以保持致伤的枇杷果实28d不出现腐败,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对峙生长实验证明发酵液不仅对于灰霉的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抑制灰霉菌丝的生长。表明该株是对灰霉具有全面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为水果的保鲜和灰霉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