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西1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
【6h】

川西1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综述

1生物多样性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2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2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概况

3川西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概况

第二章研究论文:川西1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自然概况

第二节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

2资料收集

3数据处理

第三节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2多样性分析

3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多样性的威胁因子

第四节讨论

1确定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2合理设计保护区的空间格局

3根据多样性的威胁因子,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

4深入开展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工作

参考文献

附图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川西地区地处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及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中国西南山地亚区属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该地区物种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川西地区15个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贡嘎山、卧龙、理县米亚罗、松潘龙滴水和马边大风顶5个自然保护区的科属多样性分别是10.636、9.3982、8.9188、8.05、7.5029,两栖爬行动物物种总数分别是47、38、27、24、27,它们的多样性最高。贡嘎山地区东西坡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迥然不同,在东坡,中带(1500m-2500m)两栖类物种多样性最高,下带(1500m以下)及中带(1500m-2500m)爬行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在西坡,上带(3000m以上)两栖和爬行类物种多样性均最高。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两栖爬行类物种数与面积、经度、纬度、海拔跨度、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降水量的关系,探讨影响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对两栖动物以及爬行动物物种数的影响大致相同。海拔跨度、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度和纬度;面积及年平均气温的影响最小。该地区危及两栖爬行动物生存与繁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种:一是泥石流、水电站建设、放牧及居民生活等因素对生境的破坏;二是人们对两栖爬行动物的捕捉售卖;三是区域性的干旱缺水。 根据以上的研究,提出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保护的四项建议:第一,将贡嘎山、卧龙、理县米亚罗、松潘龙滴水、马边大风顶、布拖乐安、美姑大风顶、四川草坡和四川海子山9个保护区确定为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第二,应根据面积、经度、纬度、海拔跨度、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降水量对两栖动物以及爬行动物物种数的不同影响,合理设计保护区的空间格局。第三,根据多样性的威胁因子,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保护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境、保护动物个体。第四,川西地区共有84个保护区,绝大多数保护区并未作过本底调查,两栖爬行动物的情况还不清楚,建议深入开展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工作。为该地区及各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