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周礼订义》研究
【6h】

《周礼订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本文的选题意义

二、宋代《周礼》学和《周礼订义》一书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架构

第一章《周礼订义》作者生平事迹考

一、王与之生平考

二、王与之著述考

三、王与之交游考

第二章《周礼订义》撰著流传考

一、《周礼订义》的撰著背景

二、《周礼订义》撰著过程考

三、《周礼订义》的撰著体例

四、《周礼订义》版本流传考

第三章《周礼订义》引用汉唐诸家考

一、杜子春

二、郑兴

三、郑众

四、郑玄

五、贾公彦

六、崔灵恩

小结

第四章《周礼订义》引用宋代诸家考(上)

一、刘敞

二、程颢

三、程颐

四、张载

五、王昭禹

六、李觏

七、胡安国

八、陈祥道

九、史浩

十、朱熹

十一、吕祖谦

十二、郑伯谦

十三、叶适

第五章《周礼订义》引用宋代诸家考(下)

一、王安石

二、刘恕

三、杨时

四、陆佃

五、无名氏《周礼图说》

六、无名氏《礼库》

七、胡宏

八、刘彝

九、方悫

十、林之奇

十一、郑锷

十二、薛季宣

十三、陈傅良

十四、郑伯熊

十五、刘迎

十六、无名氏《周礼详说》

十七、杨恪

十八、陈汲

十九、黄度

二十、项安世

二十一、李叔宝

二十二、易祓

二十三、薛衡

二十四、陈用之

二十五、郑敬仲

二十六、周必大

二十七、曹叔远

二十八、林椅

二十九、赵溥

三十、陈汪

三十一、李嘉会

三十二、孙之宏

小结

第六章《周礼订义》中王与之的《周礼》学说

一、对《周礼》作者的认识

二、对《周礼》流传的认识

三、反对以《考工记》补亡《冬官》

四、王与之诠释《周礼》的特点

第七章《周礼订义》的学术价值及其在《周礼》学史上的地位

一、《周礼订义》的文献学价值

二、《周礼订义》的经学价值

三、《周礼订义》在《周礼》学史上的地位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周礼》是十三经中唯’一部详言班朝治军、设官分职的制度之书,其影响于后世之政治制度殊大,如由北周迄于清末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即隐师《周礼》之意者也。是书文繁事富,体大思精,举凡政法文教、礼乐兵刑、征赋度支、城乡建置、天文历法、宫室车服、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几乎无所不包,是研究我国先秦时期政治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典籍。
   因其如此,自西汉末以来,历代研究论著层出不穷,援引《周礼》议政者更是不胜枚举。宋代是《周礼》研究较为繁荣、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时期,()《周礼》学在继承汉唐《周礼》学的基础上,纠其流弊,建立()套与汉唐《周礼》学范式判然有别的新的学术范式,自成一派()元、明、清初的《周礼》研究深有影响,对清代乾嘉以后的《周礼》研究亦有启示,在《周礼》学史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而《周礼订义》既是宋代第一部、也是宋代完整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集解体《周礼》学著作,是书采摭浩博,网罗由汉迄宋的《周礼》数十家说,其中对宋人《周礼》著述或学说的搜采尤为详博,保存了大量宋人诠释《周礼》的珍贵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宋代《周礼》学文献散佚严重的缺憾,是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宋代《周礼》学所需要特别重视的一部文献,是我们研究宋代《周礼》学不可不读的重要文献。然历代对《周礼订义》一书的著录或研究多集中于是书内容简评和版本考述,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研究《周礼订义》一书的专著或专文至今尚付阙如,此书重要的学术价值无人表彰,此书之于宋代《周礼》学研究的意义几近湮没。因此,本文将系统研究《周礼订义》一书,对此书作者的生平事迹、此书的撰著流传、此书引用诸家《周礼》著述或学说的流传情况、见引规模、诠释《周礼》特点等问题进行考论,以展现此书所独具文献学价值和经学价值,表彰此书之于宋代《周礼》学研究的意义,凸显此书在《周礼》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周礼订义》的作者王与之,既非达官显贵,亦非学术巨子,生前身后声名不显,对王与之的生平传略进行钩稽可以使我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周礼订义》一书的撰著背景和学术特色,故本文第一章“《周礼订义》作者生平事迹考”,细致考述了王与之的生平、著述和交游,从中可见王与之是南宋时期温州地方上颇受人尊敬的饱学之士,一位学行兼修、潜研《周礼》的儒雅师长。
   关于《周礼订义》一书的撰著背景、撰著过程、撰著体例和版本流传等问题,历来鲜有学者进行探讨,本文第二章“《周礼订义》撰著流传考”就主要考论以上问题,以加深我们对此书本身的了解。
   为了彰显《周礼订义》一书珍贵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第三章“《周礼订义》引用汉唐诸家考”、第四章“《周礼订义》引用宋代诸家考(上)”和“第五章《周礼订义》引用宋代诸家考(下)”逐一考论了是书卷首《编类姓氏世次》所列五十一家《周礼》著述或学说。其中,第三章主要考论《周礼订义》征引汉唐诸家《周礼》著述,包括汉代的杜子春、郑兴、郑众和郑玄,北朝的崔灵恩,唐代的贾公彦;第四章重点考论《周礼订义》征引宋代诸家著述或学说流传至今者,共有十三家,分别是刘敞、程颢、程颐、张载、王昭禹、李觏、胡安国、陈祥道、史浩、朱熹、吕祖谦、郑伯谦和叶适;第五章重点考论《周礼订义》征引宋代诸家著述和学说散佚不存或存佚不明者,共三十二家,分别是王安石、刘恕、杨时、陆佃、《周礼图说》、《礼库》、胡宏、刘彝、方悫、林之奇、郑锷、薛季宣、陈傅良、郑伯熊、刘迎、《周礼详说》、杨恪、陈汲、黄度、项安世、李叔宝、易祓、薛衡、陈用之、郑敬仲、周必大、曹叔远、林椅、赵溥、陈汪、李嘉会、孙之宏。通过对个案的细致分析研究,一方面厘清《周礼订义》所引诸家《周礼》著述或学说的存佚流传情况、《周礼订义》征引诸家《周礼》著述或学说的规模大小;另一方面分析诸家对待《周礼》本经的态度、对《剧礼》作者的认识、对《考工记》补亡《冬官》的见解、诠释《周礼》本经的特点等。从而清晰地展现《周礼订义》一书在文献研究方面有哪些辑佚价值和校勘价值,在经学研究方面有哪些《周礼》学说,尤其是宋代佚亡诸家和存佚不明诸家的哪些《周礼》学说,能丰富并纠正我们对宋代《周礼》学的相关认识。
   《周礼订义》是王与之多年潜研《周礼》的心血结晶,是书集中体现了他论解《周礼》的一家之言,考论王与之本人的《周礼》学说,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加完整地认识《周礼订义》一书的经学价值,故本文第六章“《周礼订义》中王与之的《周礼》学说”主要论述王与之对《周礼》相关问题的见解,诠释《周礼》的特点。从中可知,王与之既能针对宋人聚讼纷纭的《周礼》学问题提出己见,又能依己意申驳郑《注》、贾《疏》,钻研错综纷繁的礼制难题,还能折衷己见,间或论断所引诸家《周礼》学说之是非,并推寻《周礼》经文字句间所蕴微言奥旨,其学兼义理考据之长,其说可卓然成一家之言。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第七章“《周礼订义》的学术价值及其在《周礼》学史上的地位”,重点归纳并分析了《周礼订义》一书的文献学价值和经学价值,及其在《周礼》学史上的地位。《周礼订义》采摭浩博,对宋人诠释《周礼》之作、讲论《周礼》之说网罗详博,而此书征引宋人《周礼》著述或学说流传至今者不足十分之三,其余十分之七或佚亡,或存佚不明,毫无疑问,《周礼订义》在辑佚和校勘宋儒《周礼》著述或《周礼》学说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清代学者已经注意到此点,并自觉地运用《周礼订义》去辑佚、校勘宋人的《周礼》著述或学说。另一方面,《周礼订义》集宋人谈《周礼》之精华,保存了大量宋人论解《周礼》的珍贵资料,如尊崇《周礼》本经的资料,争论《周礼》作者的资料,论述《考工记》成书时代和《考工记》补亡《冬官》问题的资料,训诂《周礼》所载名物的资料,考论《周礼》所载制度的资料,批驳郑玄《周礼注》和贾公彦《周礼疏》的资料,阐发《周礼》所蕴义理的资料等等,其学术价值为南宋以后的历代学者所推重,是我们研究宋代《周礼》学不可不读的重要文献,是研究“宋学系”《周礼》学不容忽视的重要代表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