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6h】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外因素评价

第四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对策构建思路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21世纪网络——Internet(因特网)互联网日益发展,高校迅速进入了网络时代,对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战线建设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背景、意义、动态、方法以及本文创新之处和论文结构。第二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概念的界定;这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环境创造了人,同样,人也创造了环境”的观点,运用比较分析法,系统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入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概念、特点及其类型。第三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外因素评析;这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评价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外部环境因素——机会(Opportunities):网络功能优越、网络发展快速、网络政策利好、上网人数攀升;威胁(Threats):网络垃圾侵扰、西方文化冲击、网络链条薄弱、网络竞争激烈。内部环境因素——优势(Strengths):网络人才雄厚、网络设施良好、网络渠道畅通、网络用户众多;劣势(Weaknesses):环境意识不强、网络硬件不足、机制建立不够、队伍建设滞后。第四部分,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的对策,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应用“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集成研究法,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从优化网络环境的角度,着重提出了积极发挥环境强势的对策——努力发挥人才优势、大力建设网络硬件、合力开发网络软件、着力开展校园文化;努力改善环境弱势的对策——加强环境观念更新、加紧网络队伍建设、加快网络机制建全、加大网络防范力度等应对措施,以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本文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图文并茂,为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供决策依据,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