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票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
【6h】

我国股票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央行货币政策“公告效应”国内相关研究

1.2 央行货币政策“公告效应”国外相关研究

1.3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背景介绍

2.1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央行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理论依据

3.1 理论说明

3.2 DDM模型介绍

第四章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及对股市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事件时间分析方法

4.3实证分析结果

第五章 结论及其可能的原因

5.1 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效应”分析

5.2 存款基准利率的“公告效应”分析

5.3 贷款基准利率的“公告效应”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股票市场对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货币政策的反应,主要通过实证数据研究在中国是否存在股票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本文选取研究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三种,考察的时间段为1993年5月到2008年1月。本文发现,在整个研究阶段存款准备金率对股票市场不存在“公告效应”,而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则存在滞后的“公告效应”,而没有提前的“公告效应”。产生这种结论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是一种价格型政策工具。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当把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的变化分成正向变化和负向变化来独立考察时,发现正向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远远大于负向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产生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种变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很大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试图努力地去预测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但市场仍然对央行的公告有所反应。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仍然包含了一些新的信息,而这些新的信息没有包含在当前股票价格当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