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网络受众心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6h】

基于网络受众心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1.4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网络受众

1.4.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4.3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5网络受众现状

1.5.1网络受众的数量快速增长

1.5.2网络受众的性别比例趋于平衡

1.5.3网络受众的教育程度呈低学历化趋势

1.5.4网络受众的行业分布渐趋平衡

第二章 网络受众心理特征探析

2.1求知心理

2.1.1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

2.1.2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

2.2认同心理

2.2.1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

2.2.2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

2.3逆反心理

2.3.1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

2.3.2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

2.4自我实现心理

2.4.1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

2.4.2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

2.5匿名心理

2.5.1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

2.5.2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网络媒介建设研究

3.1树立为受众服务的观点,增强网络媒介吸引力

3.1.1尊重受众,服务受众

3.1.2顺应受众,创新服务

3.2树立为网络服务的观点,增强网络媒介引导力

3.2.1网络社会的价值观建构

3.2.2网络媒介的舆论导向建设

3.3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点,增强网络媒介净化力

3.3.1网络社会文化发展趋势

3.3.2净化网络社会,建构网络文化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当今社会,网络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带来了庞大的网络受众规模、复杂的网络受众结构,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在这些“多元化状态”、“多样性选择”中,充斥着不少负面、消极和低俗的内容,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必然对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要素、过程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追本溯源,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状态”、“多样性选择”本质上根源于网络受众心理的决定作用。网络从多方面、多层次解构着传统大众传播下的受众心理,并重构出与网络传播特征相匹配的网络受众心理。因此,深入认识、理解和把握重构中网络受众心理,探寻网络受众心理与网络受众行为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和研究前者影响和作用于后者的过程和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中的引导、教育作用,对构建和完善网络受众心理的理论体系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提高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