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及外源性一氧化碳对犬无心跳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6h】

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及外源性一氧化碳对犬无心跳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中英文词汇缩略对照表

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 言

第一部分:无心跳犬供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Celsior液的配置

1.1 Celsior液的配制

1.2模拟组织器官耗氧模型的建立

1.3建立无心跳犬供肺热缺血再灌注模型

第二部分:诱导型血红素氧和酶对犬无心跳供体肺的作用

2.1目的

2.2材料与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2.5结论

第三部分外源性一氧化碳对无心跳供体肺的作用

3.1目的

3.2材料和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肺移植问题回顾和展望

综述二血红素氧合酶的抗损伤机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了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及外源性一氧化碳(CO)对无心跳供体(NHBD)肺的保护作用,及冷缺血时间对无心跳供体肺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实验选用16只健康杂种犬,体重12-20kg,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即缺血/再灌注组;B组:诱导组,缺血/再灌注+氯化血红素(hemin)干预组;C组:抑制剂组,缺血/再灌注+氯化血红素+锌原卟啉(ZnPP)干预组;D组:一氧化碳组(CO组),即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时血液中加入20ppm的一氧化碳(Carbonmomoxide,CO)。B组于术前连续2天给予hemin(5mg·kg-1·day-1)腹腔注射;C组hemin用法同B组,并于再灌注前向灌注液中加入ZnPP(10mg/L);A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组术前处理同C组,但在再灌注时血液中加入20ppm的一氧化碳。所有动物均以速眠新Ⅱ和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取出心肺块后,所有实验动物左肺按热缺血1小时并冷缺血2小时处理进入Ⅰ组;右肺按热缺血1小时并冷缺血4小时处理进入Ⅱ组。再灌注前后分别测定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mRNA的表达、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变化趋势、肺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下不同时间肺组织病理变化。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工具软件处理。 结果:1.肺组织HO-1表达:术前应用氯化血红素(B组和C组)的犬肺组织与未应用的(A组和D组)相比HO-1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2.血气分析结果:再灌注2小时后,在Ⅰ组和Ⅱ组内,B组氧分压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其它组(p<0.05),但在Ⅰ组和Ⅱ纽间相比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3.肺动脉压:Ⅰ组和Ⅱ组中D组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其余各组。4.肺含水量变化:Ⅰ、Ⅱ组内再灌注后肺水含量均增加但B组(诱导组)较其它组增加较少(p<0.05)。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各组再灌注2小时后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均升高。但B组SOD活性降低程度和MDA的升高程度均较其他组小。D组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6.光学显微镜下肺组织病理变化:B组肺泡内渗出、白细胞积聚、肺泡间隔增宽程度较其它组轻。 结论:1.氯化血红素可以诱导犬血红素氧合酶-1mRNA的表达增高。 2.血红素氧合酶-1mRNA(HO-1mRNA)的表达增高可部分减轻热缺血1小时的无心跳供体肺早期再灌注损伤。 3.无心跳供体肺热缺血1小时后,不同的冷缺血时间(分别冷缺血2小时及4小时)对离体肺功能影响不明显。 4.外源性CO,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可降低移植肺的血管阻力,但何种剂量能表现出抗氧化抗损伤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