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心率变异功率谱研究出生后心率变慢的机理
【6h】

用心率变异功率谱研究出生后心率变慢的机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迷走途径在心率变异中的作用及离体心脏心率变异的观察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出生后心率变慢的机理探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该论文第一部分的工作先从在体心脏着手,运用心电图记录及HRV功率谱分析方法,以成年家兔为实验对象,通过刺激迷走神经、静脉注射乙酰胆碱以及给予M受体阻断药盐酸山莨胆碱和改变环境温度等,观察它们对HRV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迷走神经的活动主要影响HRV的高频成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者的活动者能对低频成分产生影响,迷走神经、乙酰胆碱、M受体对正常在体情况下HRV的产生尤其是高频成分的产生起重要作用;交感迷走平衡状态变化可引起LF/HF发生变化.在离体的无神经液因素支配的兔心实验中发出,离体心脏也有心率变异性.该文第二部分的工作以HRV的功率谱分析方法为工具,分别以出生后不同年龄组的人(一周内新生儿、4-5岁的幼儿、10-12岁的儿童)和家兔(2周、4周、6周)为实验对象,对出生后生长期内心率变慢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出生后迷走神经对心率调控水平逐渐增高,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控作用的相对水平逐渐降低,迷走交感对心率的调控作用比逐渐升高.心脏植物神经的上述变化是导致心率减慢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 作者

    汪锡金;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学科 生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远谋;
  • 年度 200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331.31;
  •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功率谱分析; 迷走神经; 离体心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