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LZF-RARa和RARa-PLZF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及ATRA+TSA治疗机制的研究
【6h】

PLZF-RARa和RARa-PLZF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及ATRA+TSA治疗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利用转基因小鼠研究融合基因PLZF-RARa和RARa-PLZF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

引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第二部分:ATRA和TSA联合对PLZF-RARa转基因鼠骨髓细胞治疗机制的研究

引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

摘要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种亚型,即M3型.该文以发病小鼠骨髓细胞为样本、以阴性同胞为对照,利用含有10,000个基因/EST的cDNA阵列并结合自组成图(SOM)与成分平面展示等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了表达谱的分析.根据表达改变2倍以上者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按照GO分类法将所筛选的调变基因分为细胞生长与维持、凋亡、转录调节、信号传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粘附、细胞骨架、细胞防御和免疫、代谢、转运、未分类等11组.结果显示:发病小鼠的基因表达谱改变与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功能改变相符.总体上说,PLZF-RARa TM基因表达谱反映出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研究ATRA和TSA调控的基因转录及其涉及的信号通路,不仅有助于加深对APL发病机制、ATRA诱导分化的了解,而且对于研究靶向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现新的t(11;l7)APL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利用PLZF-RARa TM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ATRA和ATRA+TSA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分子机制在转录组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病过程中多种异常表达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如Pml、HSPs、IL-12b、IFN、PKC等均可被ATRA调变;ATRA与TSA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TSA可加强ATRA对相关基因的调控能力,还可进一步引起Dlm1、Chd1、Pf4、Rgs10、Arf6、Skp2、CD53等有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接近或恢复到正常状态.

著录项

  • 作者

    董颖;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血液病)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陈赛娟;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白血病;
  •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PLZF-RARa; RARa-PLZF; 白血病; 基因表达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