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改进途径研究
【6h】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改进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

2.1 公司治理的提出

2.2 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2.3 如何达到有效治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公司治理案例及借鉴

3.1新加坡淡马锡:构建有能力的董事会

3.2 美国80年代的IBM公司的治理结构

3.3 启示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

4.1董事会层面

4.2监事会层面

4.3经理层面

4.4激励制度

4.5外部审计监督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对策

5.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一股独大”与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问题

5.2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5.3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5.4完善监事会监督职能

5.5完善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5.6科学选择经理人员,避免形成“三个代替”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的经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基本完成。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并不彻底,治理机制还带有一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治理结构也不尽完善,比如“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三会”制度制衡效果不明显,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等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之问题与完善治理机制之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层面、监事会层面、经理层面以及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国有企业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当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并没有因为公司治理的不完善而导致恶性后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具有垄断色彩并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后果没有发生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当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急需完善: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有企业“三会”人员任职条件的界定。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适用于《公司法》,《公司法》对公司“三会”人员的任职条件虽有规定,但对其是否可以兼任两职以及可否兼任经理人员的规定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应该有具体的条文来限制相互兼职的情况;
  (2)要完善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是我国的稀有人力资源,目前,国有企业的经理一般由内部人员出任,很少从市场上招聘。这样就容易导致经理人员的行为短期化和角色错位;
  (3)要切实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充分体现这些机构或人员的功能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