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应的实证分析
【6h】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应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1.3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2 理论综述

2.1低碳经济

2.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新发展—贸易的“三个效应”

2.4污染天堂假说

2.5自由贸易主义与保护贸易主义

3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2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3.3低碳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4 出口贸易效应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

4.1碳排放量的估算

4.2规模效应与碳排放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4.3结构效应与碳排放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4.4技术效应与碳排放的关系实证分析

5 分地区的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应的实证检验

5.1指标的选取

5.2模型构建

5.3基本结论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结论

6.2政策建议

6.3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际减排压力日增,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而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也必将按照低碳经济的规则运行。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也是最大的贸易出口国,要保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重视经济高增长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协调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成为了关键问题,对中国寻找碳减排途径以及在气候谈判中争取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因素分解法估算了我国及其三大区域1978—2011年的碳排放量。然后通过贸易对出口的三个主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主要探讨了出口贸易结构、贸易状况、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生产技术等方面对碳排放的影响。
  接着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地区的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分地区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的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弹性系数大于零,说明出口贸易存在碳排放的“增加”效应,即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存在出口贸易的碳泄漏问题。说明我国在出口的同时,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却滞留在了国内。显然发达国家要为由此而产生的温室气体买单。据此在国际社会气候谈判中、制定温室气体减路线路的时候,可以争取更多的环境外交主动权,赢得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同时三大区域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的长期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并制定针对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对策时要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我国各地区实现碳减排的措施,努力实现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协调发展。
  最后,本文通过前文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为我国经济、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