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管理舞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来自ST公司的经验证据
【6h】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管理舞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来自ST公司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管理舞弊概念的界定

2.2舞弊动因理论

2.3舞弊信号识别研究

2.4舞弊识别方法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与数据的选择

3.2 变量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4 实证分析

4.1 风险评分算例

4.2 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

4.3模型识别效果检验

5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从安然、世通、施乐到我国银广夏、蓝田股份等令人触目惊心的重大舞弊案,不仅严重地打击了资本市场的信心,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还严重危及到审计职业界的声誉。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并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大量的银行破产倒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压力,舞弊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识别舞弊信号、量化舞弊风险对于注册会计师及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是应对舞弊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刚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的市场,信息披露不完善,公布的数据也不完备;同时,会计舞弊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管理层通常通过数据操纵进行舞弊,造成数据从信息源头上的失真。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评价指标表现出由于技术方法、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短缺甚至虚假的“灰色”特点。灰色系统模型能够利用已知的信息来确定未知的信息,使系统由“灰”变“白”,对小样本、贫信息的数据处理非常好。而且灰色系统模型对于样本量没有严格要求,不要求数据服从任何分布。利用灰色系统模型的该项特点,本文是灰色关联法应用于舞弊风险综合评价的一个尝试。
  本文基于舞弊三因素理论,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具有预警功能的风险因子,选取2003年至2010年因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的221家舞弊公司及其配对公司,共计442家样本,通过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的风险因子,将这些风险因子以SAS NO.99为依据,从舞弊压力、机会和借口三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本文选取了34家ST公司及其配对公司共计68家公司作为训练样本,根据变异系数法为指标赋权,根据灰色关联法确定各个公司的风险评价值,模拟出评价具有保牌动机的ST公司灰色关联风险评价模型,并求出区分舞弊与非舞弊公司的最优阀值(即分割点)。最后本文还选取20家公司作为测试样本,以验证模型风险评分值的判别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舞弊信号识别方面:压力指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资产;机会指标,在第一大股东任职的董事人数、董事离任人数和国有股比例;借口指标,审计意见类型、是否有审计师变更,这6个指标在1%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舞弊三角理论中代表借口因素的审计意见类型、是否有审计师变更这两个指标都具有显著差异,表明审计师能够接触到公司内部真实信息,并能向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变异系数法赋权后,得到评价具有强烈保牌动机的ST公司灰色关联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评分值可知,区分舞弊与非舞弊公司的最优阀值(即分割点)为0.465,模型综合识别率为72.06%。最后选取20家公司作为测试样本,验证风险评价模型的判别效果,结果表明,模型综合识别率为8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