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权处分行为探析——兼释《合同法》51条
【6h】

无权处分行为探析——兼释《合同法》51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部分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无权处分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三部分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的应然性分析

第四部分 无权处分与相关制度的关联分析

第五部分 解读《合同法》第51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无权处分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仅在《合同法》第51条中有相关的规定。随着现代民事制度日益发达,民事行为日渐繁多,无权处分出现频率也越来越多,在法律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也被频频提及。由于无权处分行为自身的复杂性,特别是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把握与民法中的法律行为、合同效力、不当得利、善意取得等制度息息相关,把握不当,将会对我国整个民法体系的完整与和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无权处分在学界也享有“法学上的精灵”的称号。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对无权处分行为的研究和分析,以探求对其完善之路。 首先,通过对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对无权处分的具体设定、实际应用上的比较,同时通过对国际公约、国际示范法有关无权处分行为的相关规定,对无权处分进行法律比较分析,阐述民法发达国家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态度。 其次,从法哲学角度出发,通过法律经济学这一视角对无权处分的设计作出经济学上的分析,用经济的方法分析无权处分这一法律活动,试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探悉无权处分并进而得出有效的设计方案。 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学者对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各种观点,并一一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 第四部分对无权处分与不当得利、善意取得、合同效力、权利人追认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进行关联分析,以考察如何设定无权处分合同效力才能使其与民法体系保持和谐、统一。 第五部分运用民法解释学基本理论,解读《合同法》第51条。

著录项

  • 作者

    李芳;

  •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 授予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
  • 学科 法律·民商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跃龙;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合同法 ;
  • 关键词

    民事法律行为; 无权处分; 合同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