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achmann束在犬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6h】

Bachmann束在犬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心房间传导通道与房颤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迷走神经介导的心房颤动(迷走性房颤)是临床上房颤的重要类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缩短心房不应期,增加不应期的离散度,使房颤更易诱发及维持。Bachmann束是左、右心房间的优势传导通路之一,研究发现其在房性心律失常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Bachmann束在迷走性房颤的诱发及维持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刺激迷走神经干诱发的犬房颤模型,消融Bachmann束达到完全阻滞其传导,分析Bachmann束在迷走性房颤中的作用。 方法:健康杂种犬8只,双侧开胸后,分别于左、右心耳根部缝合含两对银质电极的硅胶片,电极导线连接电生理仪。分离、离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干,于近心端平行插入一对针状刺激电极。以迷走神经刺激器发放20 Hz刺激双侧迷走神经干,以窦性心率降低50%为最大迷走效应和有效刺激电压,高频刺激器以刺激频率50Hz刺激右心耳根部电极,所有狗均诱发出持续性房颤。停止迷走神经刺激后,房颤可自行终止。对8只犬的Bachmann束经心外膜途径进行标测和消融,在主动脉根部后方,左、右心耳连线中点处射频消融完全阻断.Bachmann束传导,消融Bachmann束前后分别测左、右心房有效不应期,Bachmann柬传导,左、右房间传导时间,并用相同刺激方案诱发迷走性房颤,测量房颤波周长(AFCL),房颤诱发及持续时间,观察消融Bachmann束对迷走性房颤诱发及维持的影响。 结果 1.左、右心房AERP的变化:迷走神经刺激下左、右心房ERP分别由离断时的125.7±11.3 ms和131.7±8.9 ms缩短为108.7±3.0 ms和116.0±8.9 ms(P<0.05);射频消融BB前后,左、右心房在同等条件下(不刺激迷走/刺激迷走)不应期无明显变化;左、右心房之间同等条件下不应期无显著差异。 2.左、右心房及BB处AFCL的变化:房颤时左、右心房及BB处AFCL在同等条件下无明显差异。消融后左、右心房及BB在迷走神经刺激下AFCL较消融前显著延长(P<0.05),分别由消融前的88.4±8.0ms、84.3±13.2 ms和90.9±18.5 ms延长为消融后的107.1±17.2 ms、105.4±12.3 ms和118.5±9.5 ms。 3.射频消融:BB对迷走性房颤的诱发及维持的影响射频消融BB之前,8只犬在高位右房均可诱发出持续性迷走性房颤。射频消融BB后,其中有5只犬在高位右房不能诱发出持续性迷走性房颤,平均房颤持续时间13.5±10.8 s,3只犬仍能在高位右房诱发出持续性房颤。 结论:本研究提示Bachmann束在犬迷走性房颤的维持中起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苑洪涛;

  •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学科 心血管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玉堂,单兆亮;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75;
  •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迷走性房颤; Bachmann束; 迷走神经; 动物模型; 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