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相关性分析
【6h】

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近视概论

1.2高度近视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与进展

1.3亚太地区近视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实验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与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关性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3.2 易感基因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的主要贡献

4.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视是目前认为发病率最高的眼科疾病之一,可引起视力和视觉质量的下降,虽可通过配镜,如框架眼镜、硬性或软性角膜接触镜,以及各种屈光手术进行矫正,但高度近视眼轴的进行性增长,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可严重损害视功能,甚至还可能引起各种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因此,高度近视成为了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认为,近视的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对高度近视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近视的发病起着更加密切的作用。2013年的一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发现有七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包括rs1656404, rs7829127, rs7084402, rs17648524, rs1254319, rs12205363和rs3138144,在白种人中与高度近视发病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这些SNP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高度近视发病的关系。
  本实验选择了830例中国汉族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病例组,1140例中国汉族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收集外周血后进行全基因组DNA的提取,针对7个SNP位点采用单碱基延伸法进行基因分型。
  7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都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01)。rs17648524(C/G)和rs7084402(A/G)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0×10-3, OR=0.43;P=3.7×10-2, OR=1.25),rs17648524的杂合子频率(CG VS. GG)和显性模式频率(CC+CG VS. G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7.0×10-3, OR=0.43;P=4.0×10-3,OR=0.42),rs7084402的基因型频率(GG VS. AA)和显性模式频率(GG+AG VS. 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4.0×10-2,OR=1.56;P=3.8×10-3,OR=1.41)。另外,rs7829127(A/G)的基因型频率(AG VS. 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4.6×10-2,OR=0.67)。此外,rs17648524和rs7084402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性别特异性,且均只在女性人群中有意义。其余四个SNP位点,在各模型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表明rs17648524(intronic RBFOX1)和rs7084402(7.5kb5, of the BICC1 gene)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高度近视发病具有相关性,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且只在女性人群中有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李芳;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峥峥;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78.11;
  •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