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面触发工具在儿童药品不良事件中的应用研究
【6h】

全面触发工具在儿童药品不良事件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Adverse Drug Events, ADE)监测是提高安全用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常用的ADE监测方法为自愿报告和病历回顾法都属于事后被动监测,判断ADR/ADE发生趋势具有滞后性,这种局限导致相当数量的ADE未能引起足够的警示。有研究表明住院患儿潜在的ADE发生率约为成年住院患者的3倍,但国内自愿上报的儿童ADR/ADE仅占9.9%,这提示儿童ADR/ADE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医疗机构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识别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以便量化可能伤害的严重程度,并通过该方法尽可能降低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全面触发工具(global trigger tool,GTT)较现行监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主动属性。推出10余年来,GTT得到国内外广泛应用,且多项研究认为其具有监测高效性。虽然国内已有将GTT应用于成人ADE监测的研究,但在儿童中的应用尚不多见。 本研究基于GTT原版触发器,建立适用于本地医疗机构的儿童ADE监测触发器,并验证了其具有效性。 首先基于全面触发工具(GTT)建立儿童药品不良事件触发器。方法: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1996年1月~2016年11月应用GTT监测儿童药物不良事件(ADE)的相关文献,初筛各项研究涉及的触发器。查询国内外专项指南、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对触发器进行修正、补充。使用德尔菲( Delphi)法进行专家调查,向全国范围内的儿科临床医师及药师发放专家调查表,进一步修订触发器。结果:纳入有效文献11篇,初筛得到触发器78项。通过归纳整理、补充修订,初步确定触发器33项。专家调查共进行两轮。第一轮收到有效调查表101份,回收率91.8%,有42位(41.6%)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修正触发器29项、删除和新增触发器各1项。专家修订触发器的意见集中程度均数(Mj)为3.952±0.669,满分频率( Kj)为0.967±0.165,意见协调程度变异系数(Vj)为0.0688±0.0338,协调系数(w)值为0.537,P<0.001。第二轮收到有效调查表99份,回收率98.02%,有3位(3%)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修正触发器2项。Mj为3.998±0.009,Kj为0.998±0.004,Vj为0.0025±0.0104, w为0.683,P<0.001。最终建立儿童ADE触发器33项,包括实验室检验指标16项,治疗药物的使用13项,临床表现4项。 然后评估触发器监测住院儿童ADE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0份住院患儿病历,组建病历审查小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触发器的频率(γ),阳性预测值(PPV),ADE检出率。同时将检出ADE结果与同期自愿报告系统、既往基于GTT法建立儿童ADE触发器的研究结果相比较。结果:128例患儿有阳性触发,触发频率(γ)为64%(95%CI 57%~71%),触发器的PPV为24.82%(95%CI 20%~24%)。住院患者发生ADE率为20.5%(95%CI 14.9%~26.1%),ADEs/100患者为49(95%CI 42.1~55.9), ADEs/1000患者天为46.89(95%CI 37.8~56.0)。通过对比分析,ADE检出率明显高于自愿报告系统上报的ADE,阳性触发频率(γ)、PPV值、ADE检出率分别高于多项既往基于GTT法建立儿童ADE触发器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还对检出ADE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检出ADE的严重程度等级判断,39.80%1级,56.12%2级,4.08%3级。检出ADE涉及的药物共52个品种,抗肿瘤药物出现频次最多,占44.06%其次为抗菌药物,占23.78%。检出 ADE的因果关系判断,62.24%肯定有关,27.51%很可能有关,8.16%可能有关,0无关,1.02%待评价,1.02%无法评价。检出ADE与患儿特异型性因素相关性分析,患儿住院天数、诊断病症数与患儿发生ADE的可能性呈正相关,是ADE的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儿童ADE触发器设计合理,经验证其具有监测ADE有效性。本研究结果可为GTT在我国医疗机构儿童ADE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