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脑电的调控研究
【6h】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脑电的调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简介

1.2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相关EEG研究

1.3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相关MRI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脑电分析方法

2.1 脑电分类

2.2 脑电采集规则

2.3 脑电功率谱估计方法

2.4 脑网络分析方法

2.4.1 网络属性

2.4.2 常见网络模型

2.4.3 脑网络类型

2.5 统计检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EEG功率谱研究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处理

3.3.1 结果

3.3.2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EEG脑网络研究

4.1 脑网络分析过程

4.2.1 结果

4.2.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可能导致部分认知功能损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诊断量表、患者自述及医生临床经验,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且误诊率较高。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可客观反映大脑疾病状态,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辅助价值。本文从5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治疗前后的脑电信号入手,深入研究治疗前后的功率谱和脑网络改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采用Welch算法估计氯氮平治疗前后的脑电信号在四个频段(δ、θ、α、β)上的功率谱,再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各个脑区(前额、额叶、中央、顶叶、枕叶、颞叶)在服药前后的功率谱差异性。结果发现,delta频段和theta频段无显著差异;alpha频段在前额、额叶、中央、枕叶、颞叶等脑区存在显著性差异;beta频段在前额、额叶、中央、顶叶、枕叶、颞叶等6个脑区都存在显著差异。 2.采用相干分析构建脑网络,研究氯氮平治疗前后的脑网络在四个频段(δ、θ、α、β)下的网络属性改变。结果显示,经过氯氮平治疗,对于全脑平均来说,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在theta、alpha频段显著减小;对于分不同脑区来说,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在delta、theta、beta频段的额叶显著增加,局部效率在theta频段的中央脑区显著减小。在网络连接差异中,delta、theta、alpha频段的额叶、顶叶、颞叶连接增强;delta、theta、beta频段的右侧额与中央连接减弱。 经氯氮平治疗前后的脑电功率谱和脑网络分析发现,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功率谱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脑网络拓扑属性及网络连接会产生改变,可对药物治疗疗效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王丽平;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生物物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赖永秀;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脑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