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郁乐疏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实验研究
【6h】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郁乐疏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 要

ABSTRACT

引 言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1.2实验用药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筛选

2.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3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制备

3指标观测与方法

3.1一般状况观察

3.2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3.3大鼠行为学观察

3.4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DA)测定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与分析

5.1各组大鼠死亡、造模情况及分析

5.2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及分析

5.3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及分析

5.4大鼠行为学观察结果及分析

5.5大鼠脑内单胺递质测定结果及分析

讨论

1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制备的讨论

1.1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研究现状

1.2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制备思路

1.3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复合造模中各处理因素的讨论

1.4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与人类卒中后抑郁表现的相关性讨论

2卒中后抑郁发生与病灶部位的关系

2.1人类卒中后抑郁发生与病灶部位关系

2.2大鼠卒中后抑郁发生与病灶部位关系

3中医药对卒中后抑郁防治的研究

4郁乐疏组方依据

5郁乐疏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机制

5.1郁乐疏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5.2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5.3郁乐疏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影响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篇: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综述

1 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若干问题

2 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Posterior 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模型.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对PSD大鼠抑郁行为和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短期的中度不可预测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运用Longa5法和水平木棒法评定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运用糖水实验、敞箱实验、被动躲避实验评定PSD大鼠的兴趣感变化和自发活动、探究行为等抑郁行为学改变;采用荧光分光度法测定双侧额顶皮层及脑干的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 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影响,对PSD大鼠抑郁行为和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结果:PSD大鼠模型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体重显著减轻,糖水消耗量显著减少,敞箱活动低下,被动躲避缺陷,双侧额顶皮层及脑干的单胺递质含量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改善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提高PSD大鼠糖水消耗量,显著改善敞箱活动;中、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改善PSD大鼠被动躲避缺陷并显著增加PSD大鼠脑内NE、5-HT含量.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复合孤养和应激处理可以制备出较理想的PSD大鼠模型.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对PSD大鼠出现的兴趣感下降,自发活动和探究性行为减少等抑郁行为学异常,脑内单胺递质降低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主要与增加脑内NE、5-HT含量和系统的脑缺血保护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