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越鞠丸为基础的抗抑郁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6h】

以越鞠丸为基础的抗抑郁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表

1前言

2实验研究

2.1药物选择

2.2药物提取

2.3药物提取工艺初步筛选

2.4药物毒理实验

2.5药效学实验

2.6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3小结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综述抑郁症国内外研究概况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医理论对抑郁症的认识基础上,参考现代科研成果,筛选一种新的有效的抗抑郁中药复方,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该课题选择丹溪越鞠丸作为研究的中药复方基础.首先进行拆方实验,以动物行为绝望实验法(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小鼠游泳实验)作为筛选方法.实验发现,越鞠丸中川芎和栀子的药对组合即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以下实验再针对该药对进行深入研究.将药物提取后进行抗抑郁动物实验发现,川芎挥发油与二药水提取物混合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效果,而仅用二药的水提物或醇提取物抗抑郁作用不明显.针对川芎挥发油与二药水提取物的混合液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未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人用剂量的160倍.药效学实验选取电刺激小鼠角膜引起的不动状态、药物诱发的抑郁模型(利血平引起的眼睑下垂、小鼠增强育亨宾毒性实验、小鼠阿朴吗啡引起的体温降低模型)、大鼠嗅球摘除模型等,均证实川芎和栀子合用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慢性轻度应激和分养两种经典模型结合的方式,利用长期不可预见性的轻度应激,造成动物的抑郁状态,并以此模型作为研究药物有效性的主要评价,实验观察造模前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亦证明该研究药物具有抗抑郁效果.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法测定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发现药物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显著性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定量观察被研究药物对海马BDNF的影响,发现其能对抗应激引起的海马BDNF减少,增加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改善神经元形态.说明药物对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和BDNF的影响以及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是其治疗抑郁症的机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