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6h】

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正文

2.1资料与方法

2.2结果

2.3理论与探讨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本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2.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附1:失眠患者病例个案调查表

附2:健康自愿者调查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试图探索人格特征与失眠症发病的关系,并且找出其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联,进而为丰富中医辨证方法做出一定的贡献,最终希望能为失眠症易感者及患者实施包括心理社会干预在内的综合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首先,收集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共765例。其次,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纳入其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的病例,共752例。然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有关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将752名患者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五个组,而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组选用50个病例,共250例。同时,征得健康自愿者50例,设为对照组。接着,采用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龚氏)对250名患者及50名自愿者进行调查评分。最后,将患者与自愿者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并且比较不同证型患者之间的评分结果,以分析失眠症发病及中医证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①失眠症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平均年龄以50~60岁为主;痰热内扰证患者以男性居多,而其余证型患者以女性居多。②失眠症组的 P、N分值高。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组的E分值高;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组的N分值高;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虚胆怯组的P分值高。④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组的外向型人数多;心虚胆怯、心脾两虚组的内向型人数多。⑤除心脾两虚组外,各失眠症组的情绪不稳定型人数均有所增多;阴虚火旺组的情绪稳定型人数有所减少。⑥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组的外向-不稳定型人数多;心虚胆怯组的内向-不稳定型人数多;心脾两虚组的内向-稳定型人数多。
  结论:①失眠症的发病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的规律性。②失眠症的发病与情绪不稳定性及精神质有相关性。③失眠症患者性格的情绪稳定性分布情况可作为心脾两虚证的临床参考指标,而对其余四种证型诊断的参考意义不大。④失眠症患者的人格类型分布情况可作为心虚胆怯证及心脾两虚证的临床参考指标,而对鉴别其他各中医证型的参考意义有限。⑤失眠症患者性格的内-外向分布情况与具体的失眠症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该相关性对临床辨证尚难具有指导价值,但对于向失眠症易感者及患者实施诸如心理干预等预防、治疗措施有一定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