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罐并用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6h】

针罐并用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2试验设计

3. 试验结果

讨 论

1.传统医学对中风后失眠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机制认识

3 针罐并用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理论依据

4量表的选择

5.失眠的药物治疗

结 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附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针罐并用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失眠为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64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采取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神门、四神聪,每日1次,每周五次。针刺结束后,在背部脊柱正中及脊柱旁开0.5寸、1.5寸、3寸沿大椎到长强的七条垂直线走罐,以所走罐的部位皮肤红润或充血为度,隔日一次。对照组单纯口服艾司唑仑1mg,每晚9点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睡眠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改善率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64例病人中,60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脱失病例4例。两组基线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临床痊愈16例(53.34%),显效10例(33.33%),有效3例(10.00%),无效1例(3.33%),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26.67%),显效14例(46.66%),有效2例(6.67%),无效6例(20.00%),愈显率73.33%,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睡眠率、PSQI改善率及SRSS积分、中医症候等指标,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疗效,治疗组疗效更优。
  结论:针罐并用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失眠为主)有明显疗效,而无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