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h】

四川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背景与目的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

2.2.2 德尔菲法

2.2.3 专家会议法

2.2.4 访谈法

2.2.5 实证研究

2.2.6 数理统计

2.3 研究内容

2.3.1 确定指标体系

2.3.2 确定指标权重

2.3.3 确定评分标准

2.3.4 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访谈

2.3.5 实证研究

2.4 技术路线

2.5 质量控制

2.5.1 设计阶段

2.5.2 咨询阶段

2.5.3 运用阶段

2.5.4 数据录入、处理阶段

3 研究结果

3.1 评价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初建评价指标

3.1.3 确定评价指标

3.2 指标权重

3.2.1 专家基本情况

3.2.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

3.2.3 权重咨询结果

3.3 评分标准

3.4 实证研究

3.4.1 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3.4.2 各企业得分情况

3.4.3 指标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4.4 区分度

3.4.5 企业特征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4 讨论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4.2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2.1 评价指标与指标构建原则的符合性

4.2.2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学探讨

4.2.3 评价指标内容的代表性和导向性

4.2.4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合理性

4.3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4.3.1 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4.3.2 评价标准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3.3 企业的薄弱环节

5 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之处与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综述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附录

附件1 医用耗材产品质量综合评定体系

附件2 四川省医用耗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件3 四川省医用耗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件4 四川省医用耗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三轮)

附件5 四川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标准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旨在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四川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四川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提供科学的评价办法,从而提高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医疗机构及患者选择使用不同质量层次的产品提供可靠依据;促使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让老百姓用上质量稳定、价格相对合理的医用耗材。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Delphi)确定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用专家会议法,确定评分标准和细则、质量层次划分标准;指标体系建立后,采用访谈法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并选取了一类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1)构建了以“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服务及信誉”为框架的四川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5个。(2)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服务及信誉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0.5、0.3,因二、三、四级指标数目较多,在此不予详列。(3)制定了考评标准,总分100分,其中企业规模20分、产品质量50分、服务及信誉30分。(4)制定了质量层次划分标准,拟将国产或进口划分三个层次,90分以上为第一层次,75分到90分为第二层次,得分小于75分则为第三层次。(5)各个指标都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发现,一、二、三级指标的Cronbach,sα分别为0.82、0.76、0.75;所建立的指标能够客观的反映企业产品的真实质量,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利用二、三级指标得分进行的结构效度检验发现,二级指标共提取三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99%,公因子F1在一级指标产品质量下的zb2.1、zb2.2、zb2.3、zb1.4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894、0.712、0.665、0.901;公因子F2在一级指标企业规模下的zb1.1、zb1.2、zb1.3上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673、0.733、0.831;公因子F3在zb3.1、zb3.2上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785、0.689。三级指标因子分析结果基本符合要求,因三级指标较多,在此不详细列出;各指标得分的变异系数较大,最低10%,无论国产还是进口,二层次和三层次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二层次综合质量优于三层次。
  (6)神外类产品的集中采购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企业平均得分68.47,分值并不高。根据质量层次划分标准,将本次申报企业中国产和进口分别划分了质量层次。因无一家企业得分高于90分,因此第一层次空缺;部分指标得分率低于60%;成立时间、申报产品数量、企业类型对企业综合得分无影响,不同质量层次的企业对综合质量有影响,二层次产品综合质量优于三层次。
  结论:(1)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可靠,指标权重准确可靠,评分标准较为合理,指标内容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2)指标具有较好的操作性、信度、效度、区分度。(3)所获评价结果证明指标体系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4)实证研究发现,要提高企业产品综合质量,需着力加强质量理和提高经营业绩,获得上市许可及行业排名,同时还需努力将产品投保、纳入医保目录等。
  综上,总体认为本研究制定的四川省医用耗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系统、科学、合理、可行、实用,可以推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将能更趋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